为了账号安全,请及时绑定邮箱和手机立即绑定

策略产品经理:八个,常见的PM认知偏误陷阱与对抗策略(方法论)

标签:
产品

前文:来自@JD&网易 用研内部讨论@Sija+饭团凤大大点评梳理成文。

先说结论:主要三大部分、8个认知偏差陷阱,可以用于自检PM工作方法论的复盘、也可以是识别“对方说话漏洞、反击观点、判断认知是否逻辑正确”的技巧策略。建议PM:个人认为在谈需求、汇项目,线下沟通很好很好用,是一种认知上破除陷阱的思考策略~ ,属于一种建立自己思考和批判思维的途径之一。其实,

认知偏误(Cognitive bias)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是指当我们PM思考问题或做决策时,大脑会有一些固定的思维倾向。这个过程多是无意识的,有时也会带来正面作用,如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节省思考时间,更高效地做出决定但是在研究中,认知偏误易导致研究结果不准确,降低研究的价值。但是!

我相信大部分的PM,都希望研究是客观、理性、反映真实情况的,了解常见的认知偏误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尽量规避它们,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这方面,尤其是策略型PM很重要!)

然而,

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认知偏误,包括ued部分、用户PM和用户等等。

有时候PM在几个角色会互相转换,那样虽然可以利用同理心天赋来加强认知的“正确判断”,但是一旦事多,事杂了,还是会陷入上述所说的“陷阱”。

所以,

今天就来说说,从用研+策略PM角度去看:常见认知偏误....,如何感知和应对?

(用研覆盖PM的需求分析、判断、沟通、用户访谈、面试等各个环节,方法是通用)

(这篇偏向思维复盘的干货,mark下~)

#目录先行#

一、PM核心和常见工作的部分

(一)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

(二)虚假一致性偏差(False consensus effect)

(三)聚类错觉(Clustering Illusion)

(四)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

二、PM认知偏误导致用户的行为差异

(五) 选择性偏差(Selection bias)

(六)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

(七)偏见盲点(bias blind spot)

(八)观察者期望效应(Observer-Expectancy Effect)

三、个人总结-对抗陷阱的破解策略

(1)如何避免“聚类错觉”和“选择性偏差”?

(2)如何避免“知识的诅咒”、“框架效应”和“观察者期望效应”?

(3)如何避免“认知偏误”?

(4)如何避免偏误结论?


一、PM核心和常见工作的部分

即,PM的一般在产品有哪些环节会出现哪些认知偏误,如何感知和对抗?

(一) 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

【回放感知】

当人们本来就持有某种观点时,对这种观点的感知和注意度会被放大,会选择性地回忆或收集关于它的事例。

人们对于自己原本就相信的观点会更容易接受,而把反面观点搁置在一旁。

举个例子:有些人认为女司机不擅长开车,更容易造成事故,所以当新闻中的事故与女司机有关时,他们会觉得“果然如此”。而实际上男司机的事故率比女司机更高。

【策略对抗-PM的工作陷阱】

PM在用户研究中、用户需求分析时:

当你的预设想法是用户对A设计的满意度比B设计更高时,在研究中你可能会更关注用户提到的A设计的优点、收集更多用户对于A设计的正面评价。

(当用户表示对A设计满意时,会觉得“果然是这样”。这种偏误会让你遗漏许多其它信息。)

【>>>一张图解释:】

废话不说,粗暴的理解就如下图:

webp

(二)虚假一致性偏差(False consensus effect)

【回放感知】

虚假一致性偏差,

是指人们很容易认为其他人跟自己有相同的想法,从而高估这些观点的普遍适用性。

(简单来说,可能就是没有换位思考所造成,这点对于PM是大忌。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换位思考的同理心还是很重要)

举个例子:

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妈妈感觉到了冬天的寒冷,担心我们也会冷,于是催促我们穿秋裤,但可能年轻人并没觉得冷。此时妈妈的想法就带有虚假一致性偏差。

当年轻人吐槽父母朋友圈转的鸡汤文、养生文无用时,也是一种虚假一致性偏差。

【策略对抗-PM的工作陷阱】

PM在用户研究、需求调研中,

尤其是初级(0-3年)都会很容易陷入虚假一致性偏差。(我亦如此)

(比如,当你认为产品的某个方面比较好或者你对产品的某个方面不满意,可能会倾向于认为这也是许多其他用户的感受,但也许事实并非如此。)

(这里我要补充下:我见过很多海外、跨境或者跨行的PM,刚开始踏入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这种认知偏差,导致需求和沟通受阻。

所以,在对海外产品做研究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PM与用户的巨大文化背景差异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的严重失真。)

【>>>一张图解释:】

废话不说,粗暴的理解就如下图:

webp

(三)聚类错觉(Clustering Illusion)

【回放感知】

聚类错觉产生的原因是:

很多时候,我们会倾向于从随机事件中找出某种规律。

举个例子:

如果张三连着几次在群里抢红包都抢到最大份,他可能会觉得自己最近“手气特别旺”。

这就是一种聚类错觉,人们试图将几次随机的结果联系起来,用某种规律进行解释。

【策略对抗-PM的工作陷阱】

PM在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调研、样本测试、ABT等环节工作,

聚类错觉容易出现在小样本研究中,

(比如,我们在小样本中发现了被访者的某些共性,总结出某些规律,并期望它们在更大的群体中也适用,但这种共性可能只是源于随机,而非事实。)

所以:我们应该谨慎对待在小样本研究中的发现,思考它们是否只是随机结果,最好用其它研究方法帮助验证或参考二手资料,避免出现聚类错觉。

(我这里补充一点:聚类技术我们在搜索、推荐、筛选也是常用的。可是我们为什么PM要定关键因子、权重、规则,其实从某个角度去思考,不也是为了平衡和满足这个“认知陷阱”吗)

【>>>一张图解释:】

废话不说,粗暴的理解就如下图:

webp

(四)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

PS:“知识就是力量”,它怎么会带来诅咒呢?知道的更多难道不好吗?

也不一定,知识有时候也会成为“框条”。

【回放感知】

知识的诅咒是指,

人一旦知道了某件事,就没办法想象不知道的样子,也很难体会到不知者的感受。

(越经历多挫折越感同身受就越敬畏,严谨...,大白话就是“代入感太强”,这也是一种天赋技能,但我认为需要掌握好“度”,现实生活最好的写照就是“多愁善感”的人就类如“感性的诅咒”,如果太过如此会对生活很多小事都抒情过多~ 很容易陷入纠结抑郁等,当然扯远了,但可以理解如图这个感知)

举个例子:

在某次考试之后的课堂上,

– 老师:“同学们,这是一道送分题啊,大家都做对了吧?只要先连一条辅助线,再……”

– 学生:“这是啥?这又是啥?这些都是啥?”

【策略对抗-PM的工作陷阱】

PM在需求沟通、需求分析、评估复盘等环节,

知识的诅咒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困扰。

(比如,我们对自己的产品很熟悉,就很难想象新手用户是如何使用它的,使用感受如何。我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即使在我们看起来操作十分简单的功能,新手用户使用起来也很吃力。)

再比如在设计问卷或者访谈脚本时,我们可能会不小心加入一些专业术语而不自知,让用户看的一头雾水。(这个我觉得比较重要,可以看看需求分析等其他的干货,有涉及侧重讲这部分)

【>>>一张图解释:】

废话不说,粗暴的理解就如下图:(我相信剧透第一句主角XX死了,你会各种联想翩翩~)

webp

二、PM认知偏误导致用户的行为差异

即,PM的有些认知偏误(做事方式和产品设计等)还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行为和反应。

(五) 选择性偏差(Selection bias)

【回放感知】

选择性偏差是指,

PM在设计调查过程或样本的非随机性导致用户给的结论不准确。

举个例子:

假设张三想统计人们的工资水平,他拿着一份个税纳税名单开始了调查,结果发现,所有人的工资都在5000以上。

这个结果当然是不准确的,

因为5000是我国的个税起征点,工资超过5000的人才会出现在纳税名单上,张三的研究样本是有选择性偏差的,不能代表总体。(新规是5000了)

【策略对抗-PM的工作陷阱】

如PM在用户研究、访谈调查、需求收集等中,

选择性偏差不仅会出现在样本选择中,还可能会出现在研究设计中。

(比如在可用性测试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任务,研究结果自然就无法包含未选中的任务。)

而且这些任务也会让用户产生一种心理,既然它是设定好的任务,就一定是可以被完成的,他们也会耐心地多次尝试去完成任务,以期达成某种结果。

当然我们也不会设置无法完成的任务。

但在实际的使用情境中,用户并不知道哪些操作是有结果的,哪些没有,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可能与可用性测试中不同。

(六)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

【回放感知】

框架效应是指,

对于同一个问题,当描述有所不同时,人们给出的选择也会有差异。

举个例子:

假如说“XX疾病的存活率达93%”,人们可能会觉得这种疾病没有很严重;

但如果说“XX疾病的致死率达7%”,那么人们可能会觉得很严重。

【策略对抗-PM的工作陷阱】

所以PM在需求沟通、用户访谈、(工作交付和验收汇报都是同理的),

我们也要避免框架效应带来的影响,不要设置引导性的问题,题目中不要用明显的正面或负面词汇,尽量用中立的语言描述。

所以设计时候,避免题目(或者产品场景)的描述干扰到用户的选择,而导致研究结果不准确。

(七)偏见盲点(bias blind spot)

【回放感知】

偏见盲点是指,

我们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少受到认知偏误的影响。

人们都有偏见盲点,

更容易发现别人出现的认知偏误而忽略自己存在的认知偏误。

举个例子:

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后觉得“这些都是别人容易遇到的,我可比他们客观多了”,那么你可能就陷入了偏见盲点。

【策略对抗-PM的工作陷阱】

无,不需太在意这点。或者说太广泛了。

(这个不好说“避免”,只能我们有意识可以感知到这些就足矣,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建议。如果真有人存在博学多闻,不存在盲区盲点,那可以开飞机了去火星了...)

(八)观察者期望效应(Observer-Expectancy Effect)

【回放感知】

观察者期望效应是指,

PM有时可能会期望出现某种结果,他们无意识地操纵了试验过程,或者错误地解释实验结果,导致研究结果严重歪曲。

一般来说,被观察者几乎无法不受观察行为的影响,当研究是针对人时,被试者会更容易感觉到PM无意中透露的期望,从而做出相符的反应。

【策略对抗-PM的工作陷阱】

在PM实际工作的全环节,方方面面中,

PM的表情、肢体语言等都可能会反映出自己所期待的结果,如果用户察觉到了这些,就可能做一些迎合PM期望的反应。

(比如,如果PM无意中透露出某个新功能是他们团队非常重视、投入巨大、报有很大期待的功能,用户可能会更倾向于对这个功能给出正向的评价,肯定该功能的市场前景。)

(这点尤其对于一些初级PM、产品助手、0-1项目可行性测试,会有以上的心境。大白话就是投入希望得到认可。)但这也许并非他(用户、同事)真实的感觉。

三、个人总结-对抗陷阱的破解策略

如何避免这些认知偏误呢?这里有一些策略:

(1)如何避免“聚类错觉”和“选择性偏差”?

一般这个属于决定方向和实践开始,属于思维层次的梳理的时候。

对抗策略:就是避免单一的研究方法和单一的样本渠道来源!(大家可以理解货比三家的原理,这个不太多解释了)

总之吧!多种研究方法的结果相互验证,多种样本渠道来源互做补充,(如数据报告,很多PM就只看艾瑞,可是极光、猎豹大数据、企鹅智酷,头条、百度指数等都是数据分析,可以多方参考,这样你的论据和维度才会更好)

>>策略作用:帮助我们避免“聚类错觉”和“选择性偏差”,让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准确。

(2)如何避免“知识的诅咒”、“框架效应”和“观察者期望效应”?

一般是在用研究、需求评审等的梳理和准备期,即事前:

对抗策略:问卷试填、试访谈、预测试、预先推理等....

eg,

如当找其他人进行试研究,帮我们在正式研究开始前发现问卷中是否含有引导性问题、专业术语、歧义用语等不便于用户理解的地方;

访谈或测试中是否出现不适当的下意识行为等。

避免因“知识的诅咒”、“框架效应”和“观察者期望效应”导致的研究结果不准确。

(3)如何避免“认知偏误”?

一般是在用户研究、需求分析、产品需求收集的时候进行时:

对抗策略:多人合作研究、二手资料做参考、听取他人意见。

一般常见常做,就是多人共同参与研究和分析,有助于避免认知偏误。

如访谈时,每个研究员追问的点可能有所不同;

走查评估时大家对问题的关注点也可能不一样。

单个人的研究难免容易陷入“确认偏误”、“虚假一致性偏差”。

综合大家的观点,会让研究结果更客观。

边界情况(对抗策略2):

如果只能由单人完成研究,可以收集二手资料,阅读前人研究做参考。

同时听取来自他人的意见,帮助拓展思路,包括用研同事和产品经理、设计师等非用研同事。

(4)如何避免偏误结论?

一般在一些工作、访谈、需求分析结束后进行:

对抗策略:复盘研究、学会反问。

如用户研究结束后,反问自己,

研究的过程是否客观?

研究的结论是否可信?所有的结论都是有数据支撑、符合逻辑的吗?

有哪些结论是带有偏误的吗?

是否漏掉了一些很重要的结论?

是否与其他人的研究结果相似或相悖?相悖原因是什么?

下次研究将如何做改善?



以上,希望能帮助答疑。



作者:策略产品经理研习社_凤城狂客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a6d6f67d4549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TA 点赞

若觉得本文不错,就分享一下吧!

评论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

正在加载中
  • 推荐
  • 评论
  • 收藏
  •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赞赏金额会直接到老师账户
支付方式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今天注册有机会得

100积分直接送

付费专栏免费学

大额优惠券免费领

立即参与 放弃机会
意见反馈 帮助中心 APP下载
官方微信

举报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