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框架vue渲染相关知识
-
vue服务端渲染一、简介像vue之类的框架都提供了一种动态改变页面的内容,无需每次向服务端发送请求。当开始加载网站时,浏览器收到一堆用来构建页面的代码片段(html、css和其他文件)和如何将这些代码片段组装起来的指令。在浏览器真正显示页面之前,需要花费时间将这些信息拼装起来。那么如果在服务端放一个能构建出随时显示的页面的框架,然后将这个完整页面发送给浏览器是一种什么体验呢?而nuxt.js就是这么一个服务端渲染的框架。Vue 官网对于Nuxt.js也是很推荐的,除此之外,Nuxt.js的开发者积极活跃,版本迭代迅速。于2018年1月9日发布了v1.0.0正式版本。二、SSR模型建立 Nuxt.js 是一个基于vue.js的通用应用框架,主要通过vue-server-renderer模块来实现服务端渲染。 1. npm install vue vue-server-renderer --save-dev 2.新建项目结构如下: 3.在server.js文件中编写代码: 4.在template.html编写htm
-
快速在你的vue/react应用中实现ssr(服务端渲染)前言 我们都知道, Vue和React是构建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框架。默认情况下,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出自定义组件,进行生成 DOM 和操作 DOM,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客户端渲染, 并且我们大部分主流的场景都是SPA(单页面)应用, 而随着 SPA尤其是 React、Vue、Angular 为代表的前端框架的流行,越来越多的 Web App 使用的是客户端渲染。 使用客户端渲染的优势在于节省后端资源、局部刷新、前后端分离等,但随着应用的日益复杂, 首屏渲染时间不断变长, 并且存在严重的SEO问题。 所以为了解决SPA
-
【大前端之前后分离01】JS前端渲染VS服务器端渲染前言之前看了一篇文章:@Charlie.Zheng Web系统开发构架再思考-前后端的完全分离,文中论述了为何要前后分离,站在前端的角度来看,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何说服团队使用前端渲染方案却是一个现实问题,因为如果我是一个服务器端,我便会觉得不是很有必要,为什么要前后分离,前后分离后遗留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都得说清楚,这样才能说服团队使用前端渲染的方案,而最近我刚好遇到了框架选型的抉择。来到新公司开始新项目了,需要做前端框架选型,因为之前内部同事采用的fis框架,而这边又是使用的php,这次也就直接采用fis基于php的解决方案:http://oak.baidu.com/fis-plus说句实话,fis这套框架做的不错,但是如果使用php方案的话,我就需要蛋疼的在其中写smarty模板,然后完全按照规范走,虽然fis规范比较合理,也可以接受,但是稍微深入解后发现fis基于php的方案可以概括为(我们的框架用成这样,不特指fis):服务器端渲染html全部图给浏览器,再加载前端js处理逻辑显然,这
-
vue 服务端渲染折腾记录为了解决 vue 项目的 seo 问题,最近研究了下服务端渲染,所以就有了本文的记录。 项目结构 ├─.babelrc // babel 配置文件 ├─index.template.html // html 模板文件 ├─server.js // 提供服务端渲染及 api 服务 ├─src // 前端代码 | ├─app.js // 主要用于创建 vue 实例 | ├─App.vue // 根组件 | ├─entry-client.js // 客户端渲染入口文件 | ├─entry-server.js // 服务端渲染入口文件 | ├─stores // vuex 相关 | ├─routes //
前端框架vue渲染相关课程
前端框架vue渲染相关教程
- 2.1 nvue 是什么? nvue 是 native vue 的缩写,可以理解为 uni-app 的一种渲染方式。在 App 端,如果是 vue页面,使用的是小程序方式的 webview 渲染,如果是 nvue 页面,则使用 weex 方式的原生渲染。使用 weex 方式的原生渲染,其实就是在 weex 的基础上封装了 uni-app 框架的 API,提供了App 端的原生渲染能力。nvue 常用于在 App 端给一些使用 vue 页面表现不佳的场景作为强化补充。有很多同学之前没有接触过 weex,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 2.5 控制提示框渲染方式 与提示框渲染方式有关的配置项包括:配置名类型默认值说明renderModestringhtml指定渲染模式,支持 html、richTextextraCssTextstring附加在提示浮层的样式,仅当 renderMode = html时有效renderMode 用于指定提示框的渲染模式。当 renderMode = html时,提示框会以 DOM 形式追加到图表容器节点的后面,结果如:此时可以使用 extraCssText 为提示浮层增加更多样式,extraCssText 属性与 html 标签的 style 属性一样,接受 ;分割的 CSS 值,如:extraCssText: 'box-shadow: 0 0 3px rgba(0, 0, 0, 0.3);'Tips:在官方文档中有提及另外一个属性:appendToBody,用于指定当 renderMode = html时,提示框的 DOM 是否追加到 <body>节点下,但实测无效,无论如何设置,渲染出的结果都只会追加到图表容器节点上。当 renderMode = richText时,内容将渲染在 canvas 上(SVG 模式目前还不支持),关于 richText的更多介绍,可参考 Echarts 富文本样式 一节。 html 与 richText 模式的主要区别有:当提示框超出图表范围时,html 模式下可以通过设置容器节点的 overflow: visible避免内容截断; richText 模式由于是在 canvas 内容渲染的,不受 CSS 影响,只能通过 confine 属性防止溢出;richText 的样式算法由 ECharts 实现,在各种环境下能稳定输出;html 模式则受上下文 CSS 环境影响,渲染效果可能会略有差异;html 模式下接受 HTML 语法,提示内容中的 HTML 字符串会被转换为 DOM 展示;richText 下,HTML 字符串则被当作普通字符串直接显示。例如,当指定 formatter: 'Data Item:<br /> {b0}: {c0}'渲染效果的差异:Tips:html 模式与普通的页面开发方法相似,更容易通过浏览器的 debugger 工具调试,所以个人更推荐使用 html 模式。canvas 则可应对一些没有 DOM 的环境,例如小程序中。
- 1. 前端框架改变了什么 随着 AJAX 的普及以及浏览器性能的提升,前端的交互越来越复杂,前端工程师的工作职责也在变广。其中最容易让代码变得复杂的业务逻辑就是 DOM 操作。在没有任何框架的情况下,给一个按钮切换文案可能是这样的:var btn = document.querySelector('.btn');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var txt = btn.innerText; if (txt === '开') { btn.innerText = '关'; } else { btn. innerText = '开'; }});如果要往里面插入各种逻辑,如发起请求,请求后对应界面上的某个 DOM 的复杂改变,代码就会变得越来越难维护。如果有维护过老项目,对这方面的印象会更深刻。老项目可能会充斥着各种字符串拼接 HTML,代码可读性差,逻辑难以被后人扩充维护,小模块的重构又怕影响到项目根基,这些问题会随着时间慢慢暴露出来。再就是花了太多时间在 DOM 操作上,为了取某个父级会经历多次 .parentNode,导致经常要去数数等这些问题。不管是性能还是可维护性,总归来讲就是在 DOM 操作上吃了太多亏,这一点也是出现这些前端框架的出要原因:UI 与 数据的同步太费事儿。对于新人,刚学习前端框架感到最震撼的点通常都是框架对 DOM 操作的解放,以 Vue2.x 为例:<template> <button @click="toggle"> {{ text }} </button></template><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text: '开', } }, method: { toggle() { this.text = (this.text === '开') ? '关' : '开'; }, }, };</script>以数据来驱动视图,特别是在列表渲染上,这个特性的优点就能被放的很大,其具体实现原理可以学习对应框架的底层细节。所以前端框架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解放了大量的操作 DOM 的工作,让开发者更注重逻辑上的表现。其他的改变,还有组件化、工程化等,具体开发就能体会到。
- Vue、React、Angular Vue、React、Angular 常被一起称作三大框架、现代框架。三大框架是目前驱动前端项目底层的最常用的框架。随着前端行业从业人员的增加,更易上手的 Vue 和 React 占据了更大部分市场。本章节不会探讨这些框架的具体用法
- 3.2 爬取客户端渲染的网页 在互联网早期,网站的内容都是一些简单的、静态的页面,服务器后端生成网页内容,然后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获取 html 文件之后就可以直接解析展示了,这种生成 HTML 文件的方式被称为服务器端渲染。而随着前端页面的复杂性提高,出现了基于 ajax 技术的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即后端不提供完整的 html 页面,而是提供一些 api 返回 json 格式的数据,前端调用后端的 API 获取 json 数据,在前端进行 html 页面的拼接,最后后展示在浏览器上,这种生成 HTML 文件的方式被称为客户端渲染。简单的使用 requests 库无法爬取客户端渲染的页面:requests 爬下来的页面内容并不包含真正的数据只能通过调用后端的 API 才能获取页面的数据有两种方式爬取客户端渲染的网页:分析网页的调用后端 API 的接口这种方法需要分析网站的 JavaScript 逻辑,找到调用后端 API 的的代码,分析 API 的相关参数。分析后再用爬虫模拟模拟调用后端 API,从而获取真正的数据。很多情况下,后端 API 的接口接口带着加密参数,有可能花很长时间也无法破解,从而无法调用后端 API。用模拟浏览器的方式来爬取数据在无法解析后端 API 的调用方式的情况下,有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直接用模拟浏览器的方式来爬取,比如用 Selenium、Splash 等库模拟浏览器浏览网页,这样爬取到的网页内容包含有真实的数据。这种方法绕过分析 JavaScript 代码逻辑的过程,大大降低了难度。
- 4. 渐进渲染 ECharts 4 之后,如果需要渲染的图形数据太多而出现卡顿时,可以通过设置 large = true 开启渐进渲染功能。原理上,当数据量达到几千、几万时,如果要一次性渲染这么多图形可能会造成页面卡顿甚至假死,ECharts 通过将需要渲染的数据按特定算法分成多个批次,每次渲染一个批次的数据量,尽可能快地渲染出一部分数据,减少卡顿感。下列属性用于配置渐进渲染的功能细节:配置名类型默认值说明largebooleanfalse是否开启大数据量优化largeThresholdnumber400启动绘制优化的阈值,在 large = true 的情况下,若数据量超过该值则启动绘制优化progressivenumber5000渐进式渲染时每一帧绘制图形数量progressiveThresholdnumber3000启用渐进式渲染的图形数量阈值,在单个系列的图形数量超过该阈值时启用渐进式渲染progressiveChunkModestringmod渐进渲染时每一帧图形的分片方式启动渐进渲染的功能很简单,只需要设置 large = true,当数据量超过 largeThreshold 设定的阈值时,ECharts 就会启动渐进渲染功能,例如下例中渲染 50000 数据:1360示例效果:在渐进渲染模式下,可以通过 progressive、progressiveChunkMode 调整渲染效果。progressive 用于配置每帧绘制的图形数量,当 progressive 值越小时每帧的渲染效率越高,视觉效果越平滑,但总的渲染时长也会相应越长,对比 progressive = 1000 与 progressive = 5000 的效果:progressiveChunkMode 用于配置图形的分片方式,可选值:sequential 按照数据的顺序分片。缺点是渲染过程不自然;mod 取模分片,即每个片段中的点会遍布于整个数据,从而能够视觉上均匀得渲染。对比 progressiveChunkMode = sequential 与 progressiveChunkMode = mod 的效果:
前端框架vue渲染相关搜索
-
qingkong
qsort
quartz
quartz插件
quartz配置
queue
quit
quota
quotacheck
quote
quoted printable
quotename
quotes
七牛云存储
奇数偶数
气泡图
前端开发
钱币符号
求职面试技巧
区块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