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清空日志文件
很多同学在进行编程学习时缺乏系统学习的资料。本页面基于linux清空日志文件内容,从基础理论到综合实战,通过实用的知识类文章,标准的编程教程,丰富的视频课程,为您在linux清空日志文件相关知识领域提供全面立体的资料补充。同时还包含 labelfor、label标签、lambda 的知识内容,欢迎查阅!
linux清空日志文件相关知识
-
自动清理数据库日志文件的方法 如何删除数据库日志文件,但是想想还是不是不方便需要手工操作,于是想结合作业实现自动清理日志文件,在清理日志文件时我加上了条件,当磁盘控空间不足多少M才会清理,下面介绍如何实现该功能。没有阅读上一篇文章的,可以通过传送门阅读(删除数据库日志文件的方法)!阅读目录SQL查询磁盘空间大小存储过程添加作业示例下载回到顶部SQL查询磁盘空间大小 采用内置的存储过程,即可查看各个磁盘可用空间 exec master..xp_fixeddrives 回到顶部存储过程添加作业 GO))BEGIN dbo.usp_p_CreateJobENDGO dbo.usp_p_CreateJob( ),
-
Linux日志文件总管——logrotate日志文件包含了关于系统中发生的事件的有用信息,在排障过程中或者系统性能分析时经常被用到。对于忙碌的服务器,日志文件大小会增长极快,服务器会很快消耗磁盘空间,这成了个问题。除此之外,处理一个单个的庞大日志文件也常常是件十分棘手的事。logrotate是个十分有用的工具,它可以自动对日志进行截断(或轮循)、压缩以及删除旧的日志文件。例如,你可以设置logrotate,让/var/log/foo日志文件每30天轮循,并删除超过6个月的日志。配置完后,logrotate的运作完全自动化,不必进行任何进一步的人为干预。另外,旧日志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不过该选项超出了本教程的讨论范围。主流Linux发行版上都默认安装有logrotate包,如果出于某种原因,logrotate没有出现在里头,你可以使用apt-get或yum命令来安装。在Debian或Ubuntu上:# apt-get install logrotate cron 在Fedora,CentOS或RHEL上:# yum install log
-
使用作业自动清理数据库日志文件在清理日志文件时我加上了条件,当磁盘控空间不足多少M才会清理,下面介绍如何实现该功能。没有阅读上一篇文章的,可以通过传送门阅读(删除数据库日志文件的方法)!阅读目录SQL查询磁盘空间大小存储过程添加作业示例下载回到顶部SQL查询磁盘空间大小 采用内置的存储过程,即可查看各个磁盘可用空间 exec master..xp_fixeddrives 回到顶部存储过程添加作业 GO IF EXISTS(SELECT 1 FROM sysobjects WHERE id=OBJECT_ID('usp_p_CreateJob')) BEGIN DROP PROC dbo.usp_p_CreateJob END GO CREATE PROCEDURE dbo.usp_p_CreateJob
-
docker 容器日志清理方案本文为转载,原文:docker 容器日志清理方案dockerdocker容器日志清理方案找出容器日志在linux上,容器日志一般存放在/var/lib/docker/containers/container_id/下面, 以json.log结尾的文件(业务日志)很大,查看各个日志文件大小的脚本内容如下:#!/bin/shecho "======== docker containers logs file size ========" logs=$(find /var/lib/docker/containers/ -name *-json.log) for log in $logs do 
linux清空日志文件相关课程
linux清空日志文件相关教程
- Linux 日志文件系统 前小节介绍了早期的 Linux 文件系统,本小节介绍 Linux 日志文件系统,日志文件系统是给 Linux 操作系统增加了一些安全相关能力,日志文件系统和早期的文件系统相比,它并不是先把数据写到中间存储设备,然后再写到存储设备索引节点的,而是先把数据写道临时生成的文件中(称为日志),然后数据成功同步到存储设备和索引节点表,再删除对应的日志数据。本小节介绍 Linux 常见的日志文件系统。
- 1.1 日志文件 重要日志模块:二进制日志-binlog二进制日志,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 binlog,它是 MySQL 重要的日志模块,在 Server 层实现。binlog 以二进制形式,将所有修改数据的 query 记录到日志文件中,包括 query 语句、执行时间、相关事务信息等。binlog 的开启,通过在配置文件 my.cnf 中,显式指定参数 log-bin=file_name。如果未指定 file_name,则会记录为 mysql-bin.******(* 代表 0~9 之间的某个数字,表示日志的序号)log-bin = /mysql/log/mysql-bin # binlog的存储路径下面为一条insert语句所生成的binlog内容:root@localhost [tempdb]>insert into a values(1);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root@mysql-test-1 log]# mysqlbinlog --base64-output=decode-rows -vv mysql-bin.000017#200413 0:18:17 server id 1873306 end_log_pos 556 Write_rows: table id 280 flags: STMT_END_F### INSERT INTO `tempdb`.`a`### SET### @1=1 /* INT meta=0 nullable=1 is_null=0 */# at 556#200413 0:18:17 server id 1873306 end_log_pos 583 Xid = 4713735COMMIT/*!*/;重要日志模块:InnoDB redo logredo log,是存储引擎 InnoDB 生成的日志,主要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redo log 记录了 InnoDB 所做的所有物理变更和事务信息。redo log 默认存放在数据目录下面,可以通过修改 innodb_log_file_size 和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来配置 redo log 的文件数量和每个日志文件的大小。innodb_log_file_size = 1000M # 每个redo log文件的大小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 redo log文件数量错误日志:error log错误日志,记录 MySQL 每次启动关闭的详细信息,以及运行过程中比较严重的警告和错误信息。错误日志默认是关闭的,可以通过配置参数 log-error 进行开启,以及指定存储路径。log-error = /mysql/log/mysql-error.log # 错误日志的存储路径1.1.4 慢查询日志:slow query log慢查询日志,记录 MySQL 中执行时间较长的 query,包括执行时间、执行时长、执行用户、主机等信息。慢查询日志默认是关闭的,可以通过配置 slow_query_log 进行开启。慢查询的阈值和存储路径,通过配置参数 long_query_time 和 slow_query_log_file 实现。slow_query_log = 1 #开启慢查询long_query_time = 1 #设置慢查询阈值为1sslow_query_log_file = /mysql/log/mysql-slow.log #设置慢查询日志存储路径1.1.5 一般查询日志:general query log一般查询日志,记录 MySQL 中所有的 query。慢查询记录的是超过阈值的 query,而一般查询日志记录的是所有的 query。一般查询日志的开启需要慎重,因为开启后对 MySQL 的性能有比较大的影响。一般查询日志默认是关闭的,可以通过配置参数 general_log 进行开启。存储路径可以通过配置参数 general_log_file 来实现general_log = OFF #默认是关闭的general_log_file = /mysql/data/mysql-general.log #设置查询日志存储路径
- 2.3 输出日志文件 控制台日志保存的内容十分有限,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将日志写入文件,便于追溯。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指定日志文件,如下配置会将日志打印到 C:\\logs\\spring-boot-log.log 文件中。实例:# 设置日志文件logging.file=C:\\logs\\spring-boot-log.log也可以指定日志文件输出的目录, Spring Boot 项目会在指定输出目录下新建 spring.log 文件,并在文件中写入日志。实例:# 设置日志目录logging.path=C:\\logsTips:如果同时配置了 logging.file 和 ogging.path ,则只有 logging.file 生效。
- Linux 写时复制文件系统 前小节介绍了 Linux 日志文件系统,本小节介绍 Linux 写时复制文件系统。
- 4.3 监听日志文件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使用 -f 去监听日志新增内容,达到开发者调试的目的,这里为了演示方便,需要打开之前安装过的 MobaXterm,按照之前第 7 小节的步骤,打开两个登录窗口,示例如下:首先进入 /home 目录,新建一个日志文件 access.log,命令如下:cd /homelstouch access.log执行结果如下图:接下来使用 tail 命令跟上 -f 参数对 access.log 日志文件监听,命令如下:tail -f access.log执行结果如下图:接下来在新打开的窗口中,进入 /home 目录,向 access.log 文件写入内容:cd /homeecho "这是第一条测试内容(time=2020-05-05 18:00)" >> access.logecho "这是第二条测试内容(time=2020-05-05 19:00)" >> access.logecho "这是第三条测试内容(time=2020-05-05 20:00)" >> access.log执行结果如下图:Tips:这种监听日志的方法经常用在后端程序开发调试工作中。此时模拟日志数据输入完成,接着打开原来的监听窗口,如下图所示:
- 2. 日志相关指令说明 在 ngx_http_log_module 模块中,只3个指令,分别是 access_log、log_format 和 open_log_file_cache。这些指令具体的格式如下:Syntax: access_log path [format [buffer=size] [gzip[=level]] [flush=time] [if=condition]];access_log off;Default: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combined;Context: http, server, location, if in location, limit_exceptSyntax: log_format name [escape=default|json|none] string ...;Default: log_format combined "...";Context: httpSyntax: open_log_file_cache max=N [inactive=time] [min_uses=N] [valid=time];open_log_file_cache off;Default: open_log_file_cache off;Context: http, server, locationngx_http_log_module 模块用来按某个格式来记录请求的日志。模块中的 log_format 指令就是用来设置打印日志的格式,该指令中可以使用 Nginx 中的各种变量,比如保存远端ip地址的变量$remote_addr等。一个简单的示例如下: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接下来是 access_log 指令。参考前面的指令格式。关闭日志记录,直接是写access_log off,如果打开 access 日志,它的写法是:access_log path [format [buffer=size] [gzip[=level]] [flush=time] [if=condition]];path 是指定日志的写入路径,默认写入 logs/access.log 文件中。注意日志路径可以包变量,但是会一些限制。format 就是指定打的日志格式,也就是前面 log_format 指令定义好的格式。每个格式会设置一个格式名,这里取对应的格式名称,默认使用预定义的combined。buffer 用来指定日志写入时的缓存大小。默认是64k。gzip 日志写入前先进行压缩。压缩率可以指定,从1到9数值越大压缩比越高,同时压缩的速度也越慢。默认是1。flush 设置缓存的有效时间。如果超过flush指定的时间,缓存中的内容将被清空。if 条件判断。如果指定的条件计算为0或空字符串,那么该请求不会写入日志。access_log 指令示例:# 确保 Nginx 源码编译时安装了zlib库access_log /path/to/log.gz combined gzip flush=5m;map $status $loggable { ~^[23] 0; default 1;}# if条件判断, 如果请求的相应码是2xx或者3xx,那么$loggable变量为0,这样请求日志不会被打印access_log /path/to/access.log main if=$loggable;每一条日志记录的写入都是先打开文件再写入记录,然后关闭日志文件。如果你的日志文件路径中使用了变量,如access_log /var/logs/$host/access.log,为提高性能,可以使用 open_log_file_cache 指令设置日志文件描述符的缓存。可以通过open_log_file_cache off关闭该缓存。该指令的几个参数选项说明如下:max: 设置缓存中最多容纳的文件描述符数量,如果被占满,采用LRU算法将描述符关闭。inactive: 设置缓存存活时间,默认是10s。min_uses: 在inactive时间段内,日志文件最少使用几次,该日志文件描述符记入缓存,默认是1次。valid: 设置多久对日志文件名进行检查,看是否发生变化,默认是60s。open_log_file_cache max=100 inactive=15s valid=1m min_uses=2;最后 error_log 是 错误日志配置指令,主要记录客户端访问 Nginx 出错时的日志,它不不支持自定义日志格式。通过检查错误日志,可以快速定位线上问题,所以也是很重要的。关闭错误日志的方式和 access_log不一样,没有error_log off这样关错误日志的用法,反而会将错误日志打到名为 off 的文件中。常用的关闭方式是:error_log /dev/null; 就像在 Linux 系统中,输出到 /dev/null 的内容实际上等价于丢弃一样。
linux清空日志文件相关搜索
-
label
labelfor
label标签
lambda
lambda表达式
lamda
lang
last
latin
latin1
layers
layui
leave
left
leftarrow
legend
length
lengths
length函数
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