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y Kubernetes
从云应用角度,Kubernetes 带来的好处:
容器管理、调度和编排的事实标准:摆脱锁定,支持跨云
先进的 Workload 管理之经验模型:Pod 和 Controllers
原生支持微服务抽象:服务注册、服务发现和自动负载均衡
查看全部 -
Why Kubernetes
从生态圈角度:
Google 的业内最成熟的容器编排管理经验的输出
2017 年战胜 Docker Swarm 和 Apache Mesos,成为云原生应用唯一值得绑定的容器编排管理平台
传统云平台提供商的全面支持:Google k8s engine、Red Hat 的 OpenShift、Microsoft 的 Azure container service、IBM
的cloud container service
查看全部 -
可移植的“云平台”
Kubernetes 提供:
新一代应用云化的事实标准,成为面向云原生应用的新可移植层,即新“云平台”
为用户提供简单且一致的容器化应用部署、伸缩和管理机制,形成新的、通用的应用云化模型
云厂商锁定的问题得以解决,云应用支持跨云迁移
查看全部 -
微服务支撑平台
Kubernetes 提供了对微服务的支撑:
服务发现、服务编排与内部路由支持
服务快速部署和自动负载均衡
提供对“有状态”服务的支持等
查看全部 -
容器编排管理平台
Kubernetes 作为容器管理平台提供:
以 Pod(容器组)为基本的编排和调度单元以及声明式的对象配置模型(控制器、configmap、secret 等)
资源配额与分配管理
健康检查、自愈、伸缩与滚动升级
查看全部 -
Kubernetes 是什么?
Kubernetes 是以 Google 内部容器编排管理平台 Borg 为原型的开
源实现
一个容器编排管理平台
一个微服务支撑平台
一个可移植的“云平台”
查看全部 -
小结
趋势
应用部署运行模式:单机 -> 虚拟机 -> 容器 -> 云原生
应用部署运行:更敏捷、更自动化、更有效率、更低成本
开发者:更聚焦于应用本身
查看全部 -
应用部署运行模式变迁
查看全部 -
云原生:初期(2015-至今)
CNCF,Kubernetes:2015 年
CNCF 组织的成立为应用上云安全地采用云原生模式提供了更稳、更快、更安全的解决方案,其核心是 Kubernetes。
从众多强大对手中脱颖而出,Kubernetes 为云原生模式下应用的部署、运行和管理提供了可移植的、云厂商无关的事实标准。
查看全部 -
云原生:初期(2015-至今)
云原生模式
随着容器技术的出现以及应用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云原生逐渐成为一种应用云化开发、部署和运行的主流方式
基础前提:应用的容器化和微服务化。容器,作为应用部署、运行和管理的基本单元;
核心:借助容器管理自动化平台进行动态编排和资源优化利用。
查看全部 -
容器化:(2013-至今)
Docker:2013年
以 Docker 为代表的内核容器技术不是新技术,而是将已有技术(LXC、cgroups、Union FS)进行了更好的整合和包装,并形成了一种标准镜像格式。
与 VM 相比,容器具有开发交付流程操作对象同步、执行更为高效、资源占用更为集约等优势。
计算基本单元由虚拟机变为了容器,越来越多应用的构建、部署与运行选择在容器中进行。
查看全部 -
虚拟化:成熟期(2010~至今)
AWS、Azure、Aliyun、GCE:2015-2017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公有云爆发式增长,形成公有云 laaS 四巨头
2017 年底,全球企业的一半以上的计算资源放在了公有云上,半数企业在内部完成了私有云部署
查看全部 -
虚拟化:成熟期(2010~至今)
OpenStack:2010年
OpenStack 诞生,推动开源 IaaS 平台的快速发展。推动商家将自有数据中心改造为虚拟化平台,部署数据敏感、业务敏感的核心应用
部署形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服务模式:IaaS、PaaS(Heroku 2009)、SaaS 等
查看全部 -
虚拟化:初期(2001~2009)
IaaS:AWS 2006 年,GCE 2008 年
基于虚拟机技术的 Amazon Web Services(AWS)开启了 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的市场
实现了自助的、按需租用以 VM 为基本计算单元的计算资源。
应用的部署运行依然以 vm 为单元并通过 IaaS 厂商提供的控制台实现高效的计算资源管理。
查看全部 -
虚拟化:初期(2001~2009)
VMware:2001 年,Xen:2003 年,KVM:2007 年
VMare 发布了针对服务器市场的虚拟化技术方案:提升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使用成本
Vmware、Xen 和 KVM 三足鼎立,促进了 VM 概念的普及,拉开了虚拟化云计算时代的大幕
基础计算单元变为VM,服务端应用的构建、部署和运行逐步迁移
到虚拟机VM上了。
查看全部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