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collection.find({m:{$exists:true}})——至查找m属性存在的<br> db.collection.find({m:{$exists:false}}).hint('m_1')//强制使用‘m_1’的稀疏索引进行查找查看全部
-
db.collection.ensureIndex({},{sparse:true/false}) #指定索引是否稀疏,默认不稀疏查看全部
-
db.集合名.ensureIndex({age:1}, {unique: true/false})查看全部
-
过期索引{"time":1},{expireAfterSenconds:30} 复合索引:{"x:1,y:2,z:3"},{"name":"normal_index"}查看全部
-
db.collenction.ensureIndex({param1},{param2})-->param1是索引的值,param2是索引的属性。 重要的索引属性:名字,唯一性,稀疏性,是否定时删除(过期索引)。 db.collenction.ensureIndex({x:1,y:2,z:3},{name="normal_index"}) //指定名字 db.collenction.dropIndex("normal_index") //可用名字代替删除索引查看全部
-
全局索引的限制: 1. 每次查询,只能指定一个$text查询 2. $text查询不能出现在$nor查询中 3. 查询中如果包含了$text, hint不再起作用 4. MongoDB全文索引还不支持中文查看全部
-
db.immoc.find({$text:{$search:"aa bb"}},{score:{$meta:"textScore"}}).sort({score:{$meta:"textScore"}})查看全部
-
db.collection.update({c:1}, {$set: {c:2}}, false, true) 第三个参数为upsert, 第四个参数为multiple查看全部
-
1. 数据库用户角色:read、readWrite; 2. 数据库管理角色:dbAdmin、dbOwner、userAdmin; 3. 集群管理角色:clusterAdmin、clusterManager、clusterMonitor、hostManager; 4. 备份恢复角色:backup、restore; 5. 所有数据库角色:readAnyDatabase、readWriteAnyDatabase、userAdminAnyDatabase、dbAdminAnyDatabase 6. 超级用户角色:root // 这里还有几个角色间接或直接提供了系统超级用户的访问(dbOwner 、userAdmin、userAdminAnyDatabase) 7. 内部角色:__system查看全部
-
重启mongod服务,连接mongo,使用 db.createUser({user:"immoc",pwd:"immoc",roles:[{role:"userAdmin",db:"admin"},{role:"read",db:"test"}]})创建用户,然后在conf添加auth=true查看全部
-
在conf/mongo.conf中配置auth=true,重启mongodb,然后还需要在数据库中创建用户才可以使用。查看全部
-
db.imooc_2.find({x:100}).explain() 能够查看索引的使用情况,查看millis属性,单位毫秒。 用于查看设置索引后,是否起作用。查看全部
-
profile扫描开启之后,db.system.profile.find().sort().limit查询结果中各字段的含义: op: 操作类型; ns: 查询使用的namespace; query:查询所用字符串,也就是find()中所使用的查询条件; cursorid: 游标id, getmore时需要用到,多次getmore使用的cursorid一样; ntoreturn:返回数目; ntoskip: 跳过的数目,只有使用skip()才会不为0; nscanned: 扫描的索引数目; nscannedObjects: 扫描的实体数目; 一般只有在扫描了索引之后还无法确定是否找到对应数据时,才会扫描实体,所以一般nscanned>=nscannedObjects numYield: 查询过程中遇到其他操作如IO,会把当前时间让出来给其他操作 millis: 扫描所用时间 responseLength: 返回长度查看全部
-
mongostat介绍 mongostat 输出部分字段的含义: inserts/query/update/delete: 分别指当前mongodb插入、查询、更新、删除 数量,以每秒计; getmore: MongoDB返回结果时,每次只会返回一定量;当我们继续用find()查询更多数据时,系统就会自动用getmore来获取之后的数据; command: 执行的命令数量; flushes: MongoDB使用虚拟内存映射的方式管理数据,我们在向MongoDB写入或查询数据时,MongoDB会做一次虚拟内存映射,有些数据其实是在硬盘上的;每隔一段时间,MongoDB会把我们写到内存的数据flush到硬盘上;这个数据大的话,会导致mongodb的性能较差; mapped/vsize/res: 与磁盘空间大小有关,申请的内存大小; faults:如果我们查询的数据,没有提前被MongoDB加载到内存中,我们就必须到硬盘上读取,叫做“换页”;如果faults比较高,也会造成性能下降; idx miss: 表示我们的查询没有命中索引的比率;如果很高,说明索引构建有问题,索引不合适或者索引数量不够; qr|qw: 说明MongoDB的写队列或者读队列的情况。我们向MongoDB读写时,这些请求会被放到队列中等待。数量大(几百上千)说明MongoDB处理速度慢或者读写请求太多,性能会下降。 ar|aw: 当前活跃的读写客户端的个数。查看全部
-
索引构建情况分析查看全部
举报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