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色相饱和度改变图像某一处的颜色:选出选区-色相饱和度(下面有类似容差的长方形挑卡和不直角梯形的调卡配合调节)。 2、色彩范围+色相饱和度配合调色(Ctrl+u) 3、替换颜色:图像-调整-替换颜色(吸管、颜色容差选出-调节色相调色) 4、通道混合器:交明显单一颜色分布不太复杂的图像替换。 5、可选颜色(ctrl+Alt+j+s) 6、图像-调整-变化(配合阴影、高光与点击颜色图层) 7、色彩平衡:阴影、高光、中间调++颜色条卡配合 8、所有的与选区配合使用查看全部
-
Ctrl+R:标尺查看全部
-
contl+I 反选 contl+u 调用色彩面板查看全部
-
太亮是曝光过度 太暗是曝光不足 照片灰蒙蒙是反差不足 逆光图即反差过度(如拍照时前面人是暗的 背景是亮的 选择图像选项 调整-阴影/高光 阴影调大即可 色调均化调整灰度过高的情况 可以让图片清晰一些 输出色阶可以调整最白与最黑 ctrlT快捷键出来色阶 渐变在油漆桶那里找 选择点后拉动到另一点 红脸蛋:选取后羽化ctrlL打开红色通道调节即可 自动色阶只能调整RGB查看全部
-
1、ctrl+m 调出曲线图 2、曲线越陡,对比度越强 3、ctrl单击在图片上用吸管取色,双击都可加点,然后进行调整。 4、输出大于输入,变亮。输出小于输入,变暗。查看全部
-
关于磨皮。 1. 打开照片 2. 滤镜----模糊----高斯模糊----确定 3. 调整半径像素 4. 在‘历史记录’中‘创建新快照’ 5.再‘历史记录’中点选‘快照1’,设置‘历史画笔源’。然后退回历史记录到‘打开’。 6.选择左边的工具栏的‘历史画笔工具’。笔刷选择‘柔边’,硬度、流量和透明度要根据需要调整。 7.用调整好的历史画笔,在照片的脸部进行修改到满意为止。 8.选择:图像----调整----曲线,进行画面亮度等效果调整,(也可以用‘图像’中的其他工具调整)到满意为止。 到此可以说算完成了这张照片的磨皮效果。但是为了更好的效果,可以按9的提示再重复作。 9.重复2.---8.步骤,效果会更好。查看全部
-
拼合 首先加大画布查看全部
-
色阶: 1、ctrl+L,调出色阶 2、按alt调白场黑场可以看到哪些地方颜色变化。 3、黑白场内压增加对比度,输出色阶内压是降低对比度 4、吸管调节哪个颜色更暗或更亮的都变黑或变白查看全部
-
直方图: 1、窗口里有直方图 2、包括四种问题图: 曝光不足(集中暗部):亮度/对比度 曝光过度(集中明部):亮度/对比度 or 色调均化 反差过度(人暗景亮):阴影/高光 or 色调均化 反差不足(中间集中):色调均化查看全部
-
1:直方图左黑右白,越往右颜色越亮。 2:照片缺陷总结:曝光不足,即图片亮度偏暗、看起来很黑;曝光过度,即图片偏亮色;反差不足,即直方图大部分集中在中间灰;反差过度,即图片亮的部分太亮,暗的部分太暗,过渡不够柔和(例如人物背光图)。 3:色相/饱和度:明度调高,直方图右移。 亮度/对比度:亮度调高,直方图右移并被拉开/压扁,可解决亮的地方不够亮问题。 曝光度:调高曝光度,直方图整体右移。 色调均化:直方图被平均化。 阴影/高光:阴影调大,把最暗的地方打亮;高光调大,把最亮的地方调暗。查看全部
-
1:任何工具+M=选区工具; 2:shift+M,矩形与圆形选区工具互切; 3:圆形选区工具+shift,选取正圆; 4:shift+ctrl键+I,反选; 5:ctrl+U,“色样饱和度”调板,调图片明暗; 6:ctrl+T,调整图片尺寸大小; 7:ctrl+Alt+Z=撤销; 8:ctrl+D,取消选区; 9:ctrl+E,合并图层; 10:图像——调整——曲线,或者ctrl+M,调节图像变得模糊; 11:滤镜——高斯模糊,调节图像变得更加模糊 时间: 2016-03-30查看全部
-
放大镜和导航器 吸管查看全部
-
放大镜和查看全部
-
Lab模式中黑色代表冷色 白色代表暖色查看全部
-
Lab模式 通道里显示调整的是冷暖色的比例查看全部
举报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