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Swift已经一岁多了,这门新鲜、语法时尚、类型安全、执行速度更快的语言已经渐渐的深入广大开发者的心。我同样也是非常喜爱这门新的编程语言。
今年6月,一年一度的WWDC大会如期而至,在大会上Apple发布了Swift 2.0,引入了很多新的特性,以帮助开发者能更快,更简单的构建应用。我在这里也说道说道Swift 2.0中值得大家注意的新特性。
guard
语句
guard
语句和if
语句有点类似,都是根据其关键字之后的表达式的布尔值决定下一步执行什么。但与if
语句不同的是,guard
语句只会有一个代码块,不像if
语句可以if else
多个代码块。
那么guard
语句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就是守护。guard
语句判断其后的表达式布尔值为false
时,才会执行之后代码块里的代码,如果为true
,则跳过整个guard
语句,我们举例来看看。
我们以今年高考为例,在进入考场时一般都会检查身份证和准考证,我们写这样一个方法:
func checkup(person: [String: String!]) {
// 检查身份证,如果身份证没带,则不能进入考场
guard let id = person["id"] else {
print("没有身份证,不能进入考场!")
return
}
// 检查准考证,如果准考证没带,则不能进入考场
guard let examNumber = person["examNumber"] else {
print("没有准考证,不能进入考场!")
return
}
// 身份证和准考证齐全,方可进入考场
print("您的身份证号为:\(id),准考证号为:\(examNumber)。请进入考场!")
}
checkup(["id": "123456"]) // 没有准考证,不能进入考场!
checkup(["examNumber": "654321"]) // 没有身份证,不能进入考场!
checkup(["id": "123456", "examNumber": "654321"]) // 您的身份证号为:123456,准考证号为:654321。请进入考场!
上述代码中的第一个guard
语句用于检查身份证,如果检查到身份证没带,也就是表达式为false
时,执行大括号里的代码,并返回。第二个guard
语句则检查准考证。
如果两证齐全,则执行最后一个打印语句,上面的两个guard
语句大括号内的代码都不会执行,因为他们表达式的布尔值都是true
。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id
和examNumber
可以在guard
语句之外使用,也就是说当guard
对其表达式进行验证后,id
和examNumber
可在整个方法的作用域中使用,并且是解包后的。
我们再用if else
语句写一个类似的方法:
func checkupUseIf(person: [String: String!]) {
if let id = person["id"], let examNumber = person["examNumber"] {
print("您的身份证号为:\(id),准考证号为:\(examNumber)。请进入考场!")
} else {
print("证件不齐全,不能进入考场!")
}
print("您的身份证号为:\(id),准考证号为:\(examNumber)") // 报异常
}
checkupUseIf(["id": "123456"]) // 证件不齐全,不能进入考场!
checkupUseIf(["examNumber": "654321"]) // 证件不齐全,不能进入考场!
checkupUseIf(["id": "123456", "examNumber": "654321"]) // 您的身份证号为:123456,准考证号为:654321。请进入考场!
我们可以看到用if else
实现的方法显然不如guard
实现的那么精准。而且id
和examNumber
的作用域只限在if
的第一个大括号内,超出这个作用域编译就会报错。
通过上述两个小例子不难看出,guard
语句正如一个称职的守卫,层层把关,严防一切不允许发生的事,并且让代码具有更高的可读性,非常棒。
在Swift 1.0时代是没有异常处理和抛出机制的,如果要处理异常,要么使用if else
语句或switch
语句判断处理,要么使用闭包形式的回调函数处理,再要么就使用NSError
处理。以上这些方法都不能像Java中的try catch
异常控制语句那样行如流水、从容不迫的处理异常,而且也会降低代码的可读性。当Swift 2.0到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在Swift 2.0中Apple提供了使用throws
、throw
、try
、do
、catch
这五个关键字组成的异常控制处理机制。下面我们来举例看看如何使用,我用使用手机刷朋友圈为例。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异常枚举,在Swift 2.0中Apple提供了ErrorType
协议需要我们自定义的异常枚举遵循:
enum WechatError: ErrorType {
case NoBattery // 手机没电
case NoNetwork // 手机没网
case NoDataStream // 手机没有流量
}
我们定义了导致不能刷微信的错误枚举’wechatError
。然后定义一个检查是否可以刷微信的方法checkIsWechatOk()
:
func checkIsWechatOk(isPhoneHasBattery: Bool, isPhoneHasNetwork: Bool, dataStream: Int) throws {
guard isPhoneHasBattery else {
throw WechatError.NoBattery
}
guard isPhoneHasNetwork else {
throw WechatError.NoNetwork
}
guard dataStream > 50 else {
throw WechatError.NoDataStream
}
}
这里注意,在方法名后有throws
关键字,意思为该方法产生的异常向上层抛出。在方法体内使用guard
语句对各种状态进行判断,然后使用throw
关键字抛出对应的异常。然后我们定义刷微信的方法:
func playWechat(isPhoneHasBattery: Bool, isPhoneHasNetwork: Bool, dataStream: Int) {
do {
try checkIsWechatOk(isPhoneHasBattery, isPhoneHasNetwork: isPhoneHasNetwork, dataStream: dataStream)
print("放心刷,刷到天昏地暗!")
} catch WechatError.NoBattery {
print("手机都没电,刷个鬼啊!")
} catch WechatError.NoNetwork {
print("没有网络哎,洗洗玩单机吧!")
} catch WechatError.NoDataStream {
print("没有流量了,去蹭Wifi吧!")
} catch {
print("见鬼了!")
}
}
playWechat(true, isPhoneHasNetwork: true, dataStream: 60) // 放心刷,刷到天昏地暗!
playWechat(true, isPhoneHasNetwork: false, dataStream: 60) // 没有网络哎,洗洗玩单机吧!
playWechat(false, isPhoneHasNetwork: true, dataStream: 60) // 手机都没电,刷个鬼啊!
playWechat(true, isPhoneHasNetwork: true, dataStream: 30) // 没有流量了,去蹭Wifi吧!
上述的代码示例中,首先检查是否可以刷微信的方法前使用try
关键字,表示允许该方法抛出异常,然后使用了do catch
控制语句捕获抛出的异常,进而做相关的逻辑处理。
这套异常处理机制使Swift更加的全面和安全,并且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非常棒。
协议扩展在Swift 1.0 时代,协议(Protocol
)基本上类似一个接口,定义若干属性和方法,供类、结构体、枚举遵循和实现。在Swift 2.0中,可以对协议进行属性或者方法的扩展,和扩展类与结构体类似。这让我们开启了面向协议编程的篇章。
Swift中,大多数基础对象都遵循了CustomStringConvertible
协议,比如Array
、Dictionary
(Swift 1.0中的Printable
协议),该协议定义了description
方法,用于print
方法打印对象。现在我们对该协议扩展一个方法,让其打印出大写的内容:
var arr = ["hello", "world"]
print(arr.description) // "[hello, world]"
extension CustomStringConvertible {
var upperDescription: String {
return "\(self.description.uppercaseString)"
}
}
print(arr.upperDescription) // "[HELLO, WORLD]"
如果在Swfit 1.0时代,要想达到上述示例的效果,那么我们需要分别对Array
、Dictionary
进行扩展,所以协议的扩展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编程效率,也同样使代码更简洁和易读。
在Swift1中,有'println()'和'print()'两个在控制台打印语句的方法,前者是换行打印,后者是连行打印。在Swift2中,'println()'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他俩的结合体。如果你想做换行打印,现在需要这样写:
print("我要换行!", appendNewline: true)
available
检查
作为iOS开发者,谁都希望使用最新版本iOS的Api进行开发,省事省力。但常常事与愿违,因为我们经常需要适配老版本的iOS,这就会面临一个问题,一些新特性特性或一些类无法在老版本的iOS中使用,所以在编码过程中经常会对iOS的版本做以判断,就像这样:
if NSClassFromString("NSURLQueryItem") != nil {
// iOS 8或更高版本
} else{
// iOS8之前的版本
}
以上这只是一种方式,在Swift 2.0之前也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或机制帮助开发者判断iOS版本,而且容易出现疏漏。在Swift 2.0到来后,我们有了标准的方式来做这个工作:
if #available(iOS 8, *) {
// iOS 8或更高版本
let queryItem = NSURLQueryItem()
} else {
// iOS8之前的版本
}
这个特性让我们太幸福。
do-while
语句重命名
经典的do-while
语句改名了,改为了repeat-while
:
var i = 0
repeat {
i++
print(i)
} while i < 10
个人感觉更加直观了。
defer
关键字
在一些语言中,有try/finally
这样的控制语句,比如Java。这种语句可以让我们在finally
代码块中执行必须要执行的代码,不管之前怎样的兴风作浪。在Swift 2.0中,Apple提供了defer
关键字,让我们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
func checkSomething() {
print("CheckPoint 1")
doSomething()
print("CheckPoint 4")
}
func doSomething() {
print("CheckPoint 2")
defer {
print("Clean up here")
}
print("CheckPoint 3")
}
checkSomething() // CheckPoint 1, CheckPoint 2, CheckPoint 3, Clean up here, CheckPoint 4
上述示例可以看到,在打印出“CheckPoint 2”之后并没有打印出“Clean up here”,而是“CheckPoint 3”,这就是defer
的作用,它对进行了print("Clean up here")
延迟。我们再来看一个I/O的示例:
// 伪代码
func writeSomething() {
let file = OpenFile()
let ioStatus = fetchIOStatus()
guard ioStatus != "error" else {
return
}
file.write()
closeFile(file)
}
上述示例是一个I/O操作的伪代码,如果获取到的ioStatus
正常,那么该方法没有问题,如果ioStatus
取到的是error
,那么会被guard
语句抓到执行return
操作,这样的话closeFile(file)
就永远都不会执行了,一个严重的Bug就这样产生了。下面我们看看如何用defer
来解决这个问题:
// 伪代码
func writeSomething() {
let file = OpenFile()
defer {
closeFile(file)
}
let ioStatus = fetchIOStatus()
guard ioStatus != "error" else {
return
}
file.write()
}
我们将closeFile(file)
放在defer
代码块里,这样即使ioStatus
为error
,在执行return
前会先执行defer
里的代码,这样就保证了不管发生什么,最后都会将文件关闭。
defer
又一个保证我们代码健壮性的特性,我非常喜欢。
Swift 2.0中的新特性当然不止以上这些,但窥一斑可见全豹,Swift 2.0努力将更快、更安全做到极致,这是开发人员的福音,让我们尽情享受这门美妙的语言吧。
原文链接:Swift 2.0初探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