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不少关于中年危机的文章,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一个看客,中年危机似乎离自己还有一段时间。然而,突然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已经迈入了中年?自己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看看自己已经三十出头,脸庞渐宽,不注重形象与健身,自从有了孩子生活也被填的满满的,所有时间是在路上,在上班,看娃,睡觉,一切似乎都很正常,按这个节奏转个不停。总是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对,还有目标吗!回顾以前,上学时的目标是考上一中,考上好大学,走出农村;毕业刚找工作时的目标是找个好工作,解决户口问题;毕业一两年的目标是买房、结婚、生娃;毕业四五年的现在呢?好像每天都得按照特定的模式忙忙碌碌,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了!你可能会说上班路程太远,回家太晚,每次都安排学习和读书的计划,好不容易空出一点时间都因各种原因作罢。
没有时间,原因之一是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娱乐自己。我们对娱乐自己的需求源于要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充分获取信息。也许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也许是智能手机太便利,只要早上一睁眼,一上地铁,我们就回刷刷新闻、朋友圈、微博、财经......来获取信息,碰上我们感兴趣的事情,也就不知不觉的被吸引了去:NBA、世界杯、娱乐圈八卦、中美贸易战升级,股市大起大落......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耗光了。在我们低头匆匆而过时,有没有想过应该朝哪里走?一遍一遍刷着朋友圈的时间是不是应该给自己留一点时间给自己思考?
没有时间,原因之二是低效率的努力。常常有一种感觉:每天早出晚归,辛苦上班,工作被排的满满的,下班时恨不得把工作相关的东西撇的远远的,安安静静的在床上躺一会儿,刷刷手机,羡慕下别人又去了欧洲、马尔代夫,有人跳槽了高薪的工作,有人融到了资,当上了总经理...其实生活很公平,付出了努力才会有回报,低效率的努力,只能变得碌碌无为,逐渐丧失竞争力。也许你会说,我在我身边的人里算是比较努力的了,好多人效率更低呢。我觉得这其实是五十步笑百步,因为如果这样,你永远也成不了你羡慕的那百分之二十:他们总是觉得时间不够,在学习,在赶稿子,做好的投资,在认真思考自己的中年。如果你想成为他们的一员,就必须改进工作方法,珍惜时间,提升效率,多省出时间来思考。
目标一定要可以量化。我还记得,刚上班的时候我和女朋友说,我以后要成为一个技术专家。然而现在看这个技术专家的概念很模糊,怎样才算是一个专家?是顺其自然,按照工作经验的增长从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师--技术专家?还是要成为像硅谷科学家吴军那样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著名投资人的专家?也许这两者其实有着千万倍的差距。对于这个问题,就是没有把“专家”这个目标进行量化。其实就是目标拆解和目标管理。谈到这个话题就很容易想到,每到年初,我们都会给自己定下若干目标,包括增长多少专业知识、减掉多少体重、读多少本书、行多少里路,可没过几天,我们还是该happy就happy,该刷手机就刷手机,把这些目标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其实,我们并没有设置检查的时间点,也没有设置在每个时间点该达到的目标值,更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也只有一个大而空的目标,比如“今年要锻炼,减重10斤”,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减几斤,每次该锻炼的时候,又会往后推,就可以给自己找到借口以后再做,久而久之也就忘记了。吴军老师在他的硅谷来信中用他自己的例子讲过一个目标管理的方法,他年初在不同的方面设置十来个具体的目标,比如工作、写书以及财务等,再把每个具体目标拆解成3-5个关键的大目标,以及若干个小目标以及检查的时间点,每到达一个关键点就给自己设置一个激励,比如去度假,或者给自己买个礼物什么的。以半个月为单位进行检查以及工作回顾,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可以非常清楚自己离这些具体目标距离有多远,哪些完成了,哪些没有,该如何改进。这种方法是应该非常值得借鉴的。
其实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很重要,能坚持做下去更重要。看看周围很多人年纪轻轻就能成为总监,甚至总经理的,为什么很早就已经非常成功了还在真分夺秒,更加努力?其实他们还有其它几个特质:未知的恐惧、自律、高效。
对于得不到的恐惧,其实是对现状的不满足。这个社会中有一种阶层固化的论断,就是说一旦达到某个阶层,就很难再突破了,其强调的是二八现象的加剧使得强者愈强,底层人的资源和机会都被限制的死死的,很难再有发挥的空间。这讲的有一定道理,从资源分配的角度看,确实是先富起来的人占据了绝大部分资源,给自己和后代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视野,使他们更容易成功。而没有实现财富自由,需要每天为生活奔波的人,如果满足于在这个社会所提供的剩下的那一小点资源里自得其乐,其实是比较危险的,很容易触顶,遇到危机。其实,在一个阶层中的底部向上努力是容易的,因为你周边有很多可以参考的目标,比如高考,比如找第一份工作,别人都能做好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反倒是从一个阶层向上突破另一个阶层的边缘时,是比较难的,因为你可能找不到一个熟悉的人作为对比激励的对象,或者已经满足于已经比身边的人强了。认识到这一点,如果想改变,就不能满足于现状,就应该不受身边的干扰,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利用与创造资源,把比自己好的多的、一个熟悉的人作为对比与激励的对象,学习他的品质,把时间做朋友,一定会有突破。
自律和高效是另两个重要的品质。人到中年,生活琐事太多,即便制定了完美的计划,听取了成功的经验,坚持不了也白搭,即使坚持了,进步太慢也不行。这个世界发展太快,需要接收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就显得非常重要。另外一方面,在工作中,高效率是非常需要自我约束的,要摆正提升自己人生价值的心态去工作。对于技术人员,我觉得陆奇给工程师的五点建议可以说明这两个方面:第一,对于每一个人都要有深刻的理念,就是这个世界一定是由技术所驱动的;第二,遇到一个问题,要考虑下是不是有人已经解决了?我是不是可以把更好的时间去做更好的创新上?第三,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到最优,做到行业最好;第四,我会把自己当成一个软件,今天的版本一定要比昨天好,明天的一定要比今天好;第五,发现一个明显的bug,不要问别人,马上去解决它。我觉得这是对技术追求最好的总结,对于一个工程师来说,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具有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追求卓越,自律与高效。另外,如果每天工作都设置明确的目标,上班时尽量少做与目标不相关的事情也可以明显提高效率。
总结一下,我觉得工程师的中年应该多花时间进行思考,不能满足现状,要设置可以测量与坚持的目标,要向比自己更好的人去学习,要继续追求卓越,提高自己的效率以达到目标,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