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账号安全,请及时绑定邮箱和手机立即绑定

优秀管理者的三“靠”三“不靠”

最近一段时间,后台有一位朋友留言,说感觉管理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轻松,怀疑自己能不能担任起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的角色:

https://img1.sycdn.imooc.com/678725d3093fd0bf04680147.jpg

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些人天生就是管理者,他们身上的气场就充满了号召力和人格魅力,让员工不自知地就被他们所吸引,愿意为他们做事。但天生的管理者毕竟是极少数,更多的人是像上面的留言一样,刚刚开始接触管理工作,发现管理跟自己之前想得完全不一样,于是处于束手无策的窘境。

那么是否只有天生的领导者才能做好管理呢?这当然不是绝对的,管理必然有一套方法论, 把握好这三“靠”三“不靠”,同样可以成为优秀管理者。什么是三“靠”?什么是三“不靠”?往下看。

一、靠制度,不靠人情

相信大家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老话: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中国人非常喜欢讲“人情”谈“关系”,看人情刷脸,靠关系办事总是会比走流程便捷高效,但在团队工作环境中,用制度来管理往往比人情更高效,人情讲的越多,执行力反而越差,管理者的步伐就越来越沉重,直至团队最后被拖垮。

没有制度,人情会没有尺度,没有边界,没有终结,管理者最终会被人情困扰而无法脱身。

一个员工与你私交甚好,在这个员工多次违反公司考勤制度的情况下,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按规定进行处罚。其他员工看在眼里,纷纷效仿,导致公司的考勤秩序混乱,工作氛围也变得散漫。而当你想要纠正这种情况时,却发现因为之前的人情之举,现在难以服众,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相反,有了制度做保障,人情才能为管理者掌控和服务。

制度让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寻,首先,制度的优势是公平。对于所有成员来说,大家都在同一套制度下工作,没有人可以因为人情关系而获得特殊待遇或逃避责任。其次,制度有助于提高执行力。明确的规章制度可以让成员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违反规定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在制度的框架内,管理者可以合理地运用人情,对各种手段收放自如,实现制度与人情的良性互动。

职场,其实就是劳动力和酬金相互交换的地方,靠人情,碍于情面迟迟不下决断,最终内耗的是自己,拖垮的是团队。

二、靠团队,不靠个人

我们常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道理不难懂,很多人也确实是这么干的。但是有些人一旦走上管理岗,就很容易出问题。他们就很难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人,也很难认可别人比自己更专业。身居高位久了,就慢慢习惯了发号施令、高高在上的感觉。

公司的管理者,不能仗着自己权力大、地位高,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什么决策都要听你的。碰到事情就对下属说,“你别说了,都听我的。”表面看他是为团队负责,杀伐决断,愿意拍板,愿意担责,实则极度自负。

管理者的目标是带人成事,团队存在的意义是完成一个人完成不了的事情,发挥1+1大于2的效果。

刘邦建立汉朝,军事上任用韩信,于是楚汉战争诸多战役,韩信凭借其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指挥,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谋略上依靠张良,于是鸿门宴等诸多关键时刻,张良的智谋帮刘邦一次次转危为安,确保了刘邦的安全和势力的延续;后勤上有萧何的全力支持,于是漫长征战过程中,萧何精心调配资源,确保粮草充足、兵器完备,让刘邦的军队得以无后顾之忧。

正是因为刘邦能够有效地组织和领导这样一个各有所长的团队,让这些专业的人在各自的领域充分发挥作用,他才最终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同样,现代企业中,团队里有各种各样的职位,需要各个领域里精通专业的人,只有让这些人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特长,团队才能高效运转。

管理者的最大责任,不是什么事情都得自己管,不是每个环节都要插一手,而是具备识人之明、用人之能,找到各个方面最专业的人,把权力交给他们。

厉害的管理者,不会让自己陷入繁琐的事务之中,把自己搞得又忙又累,而是能带领一群优秀的人,一起朝着目标迈进。

三、靠效率,不靠加班

知乎有个热榜问题“很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些老板,宁愿喜欢7个小时的活,10个小时做完的员工。都不喜欢7个小时的活,6个小时做完。再问下去就是说工作安排不饱和;晚上工位空空,浪费租金。”

优秀的管理者注重工作的最终结果,他们懂得抓大放小,不会用员工是否愿意加班来判定一个员工的好坏;而管理能力欠佳的管理者认同加班,他们会通过加班来判断员工的敬业程度,工作投入度,因为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无论从实践的角度还是理论的角度,管理所要面对的就是效率,也就是说管理就是为了提升效率。道理所有人都懂,但是实际操作中,管理者往往偏离了这个初衷。在职场中,当被问到“您最欣赏效率高的员工还是效率低的员工?”所有管理者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欣赏效率高的员工。”而当话题进一步延伸“你喜欢提前完成工作、提前下班的员工还是加班的员工?”你会发现,大部分的领导都会发出“为什么会提前下班,是不是工作任务不饱和?”的疑问。

其实,如果是偶尔加班,管理者可以理解为工作效率低;但如果加班变成一种常态,管理者就要反思了,是不是加班已经悄然变成了公司文化?是不是员工逐渐以加班为荣、以不加班为耻?是不是员工陷入了为了加班而加班的怪圈?

要知道,打工人,最反感的不外乎就是“领导不走我不走”式的无意义加班。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加班是对工作时间的不合理延长,真正的效率源自合理的规划与高效的执行。” 加班本应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或紧急任务,而不是成为一种常态或衡量员工的标准。

管理者要回归管理提升效率的本质,倡导靠效率工作,而不是依赖无意义的加班,管理者要警惕的是,如果加班变成一种文化,那么正常上班时间的工作效率必然大大降低,整个团队就无效率可言。

希望上述管理者的三“靠”三“不靠”可以帮助留言的这位朋友,也可以帮助到正处于管理岗位上的你。

https://img1.sycdn.imooc.com/678725e5082cc8f116001416.jpg

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关注敏捷开发,添加:easycorp666,发送【企业管理】获取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TA 点赞

若觉得本文不错,就分享一下吧!

评论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

正在加载中
  • 推荐
  • 评论
  • 收藏
  •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赞赏金额会直接到老师账户
支付方式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今天注册有机会得

100积分直接送

付费专栏免费学

大额优惠券免费领

立即参与 放弃机会
意见反馈 帮助中心 APP下载
官方微信

举报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