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Mybatis二级缓存的学习,涵盖了缓存的基本概念、启用方法、工作原理以及配置详解。通过理解一级和二级缓存的区别和使用场景,可以有效提高查询性能和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文中还探讨了二级缓存的优缺点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帮助读者全面掌握Mybatis二级缓存学习。
Mybatis缓存简介
Mybatis 是一个优秀的持久层框架,它支持定制化 SQL、存储过程以及高级映射。Mybatis 的缓存机制分为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和工作原理是掌握 Mybatis 缓存机制的基础。
Mybatis缓存的基本概念
Mybatis 具有两种级别的缓存: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一级缓存也称为本地缓存,它是 Mybatis 的默认缓存机制,每个 SqlSession 都有一个与之相关联的本地缓存,用来存储从数据库获取的数据。二级缓存也称为全局缓存,它是由所有 SqlSession 共享的缓存,其目的在于提高查询性能,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
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的区别
一级缓存是每个 SqlSession 的本地缓存,其生命周期与 SqlSession 相同。当 SqlSession 执行查询操作后,数据会缓存到本地缓存中,如果后续相同的查询会从本地缓存中获取,不必再次从数据库中获取。
二级缓存是所有 SqlSession 共享的缓存,其生命周期通常与整个应用的生命周期相同。二级缓存可以提高查询性能,特别是对于重复查询相同的 SQL 和参数,可以通过二级缓存直接获取结果,避免多次数据库访问。
二级缓存的启用
了解了缓存的基本概念和区别之后,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如何启用二级缓存。
如何开启全局二级缓存
要全局开启二级缓存,需要在 Mybatis 的配置文件(如 mybatis-config.xml)中设置全局性的缓存配置。全局二级缓存的启用通过设置 <setting>
标签来实现。
<configuration>
<settings>
<setting name="cacheEnabled" value="true"/>
</settings>
</configuration>
在这个配置中,<setting name="cacheEnabled" value="true"/>
表示全局启用二级缓存。设置为 true
后,Mybatis 将启用默认的全局二级缓存。
通过 Java 注解也可以全局启用二级缓存:
@CacheEnabled
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
List<User> selectUsers();
}
如何开启特定Mapper的二级缓存
开启全局二级缓存后,还可以针对特定的 Mapper(即映射器)启用二级缓存。这可以通过在 Mapper XML 文件中添加 <cache>
标签来实现。
<mapper namespace="com.example.mapper.UserMapper">
<cache />
<!-- 映射器中的 SQL 语句 -->
</mapper>
在这个配置中,<cache />
标签表示启用该 Mapper 的二级缓存。只要在对应的 Mapper XML 文件中添加该标签,对应的 Mapper 就可以使用二级缓存。
通过 Java 注解也可以针对特定 Mapper 启用二级缓存:
@Mapper
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
@CacheConfig(cacheNames = "userCache")
List<User> selectUsers();
}
二级缓存的工作原理
理解了如何启用二级缓存后,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二级缓存的工作原理。
二级缓存的缓存机制
二级缓存的工作原理如下:
- 当 SqlSession 执行查询操作时,首先会检查本地缓存(一级缓存)是否存在对应的缓存数据。
- 如果本地缓存中没有数据,则会检查全局缓存(二级缓存)是否存在对应的缓存数据。
- 如果全局缓存中也没有数据,则会执行 SQL 语句,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
- 执行完 SQL 语句后,会将结果缓存到本地缓存和全局缓存中。
- 如果执行的是更新或删除操作,会先清空本地缓存中的对应数据,然后执行 SQL 语句,最后清空全局缓存中的对应数据。
通过这种方式,二级缓存可以减少数据库访问的次数,提高查询性能。
缓存的存储方式
二级缓存的存储方式是由 Mybatis 自动管理的,默认使用 LRUHashMap
作为缓存存储方式,也可以自定义缓存存储方式。
默认情况下,Mybatis 使用 LRUHashMap
作为缓存存储方式。LRUHashMap
是一个基于 LinkedHashMap 实现的缓存存储方式,支持缓存的淘汰机制,当缓存容量达到上限时,会自动淘汰最近最少使用的缓存数据。
二级缓存的配置详解
二级缓存的配置可以通过 XML 配置文件和注解两种方式进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式的配置方法。
使用XML配置文件配置二级缓存
通过 XML 配置文件可以灵活地配置二级缓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置项:
<cache>
标签:启用二级缓存。<cache-ref>
标签:引用其他 Mapper 的二级缓存。<flushCache>
标签:清空缓存。<sql>
标签:指定需要刷新缓存的 SQL 语句。
示例配置:
<mapper namespace="com.example.mapper.UserMapper">
<cache />
<select id="selectUsers" resultType="com.example.model.User">
SELECT * FROM users
</select>
<insert id="insertUser">
INSERT INTO users (name, age) VALUES (#{name}, #{age})
</insert>
<update id="updateUser">
UPDATE users SET name=#{name}, age=#{age} WHERE id=#{id}
</update>
<delete id="deleteUser">
DELETE FROM users WHERE id=#{id}
</delete>
</mapper>
在这个配置中,<cache />
标签表示启用该 Mapper 的二级缓存。<select>
、<insert>
、<update>
和 <delete>
标签分别表示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使用注解配置二级缓存
除了 XML 配置文件,还可以通过注解来配置二级缓存。Mybatis 提供了 @CacheConfig
和 @CacheNamespace
注解来启用二级缓存。
示例配置:
package com.example.mapper;
import org.apache.ibatis.cache.Cache;
import org.apache.ibatis.annotations.CacheConfig;
import org.apache.ibatis.annotations.CacheNamespace;
import org.apache.ibatis.annotations.Select;
@CacheConfig(cacheNames = "userCache")
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
@Select("SELECT * FROM users")
List<User> selectUsers();
@Insert("INSERT INTO users (name, age) VALUES (#{name}, #{age})")
int insertUser(User user);
@Update("UPDATE users SET name=#{name}, age=#{age} WHERE id=#{id}")
int updateUser(User user);
@Delete("DELETE FROM users WHERE id=#{id}")
int deleteUser(int id);
}
在这个配置中,@CacheConfig(cacheNames = "userCache")
注解表示启用该 Mapper 的二级缓存,并指定缓存的名称为 "userCache"
。@Select
、@Insert
、@Update
和 @Delete
注解分别表示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二级缓存的使用场景
了解了二级缓存的配置方法后,接下来将探讨二级缓存的使用场景和优缺点。
何时使用二级缓存
二级缓存适用于以下几种场景:
- 高并发查询:当应用的查询操作频繁且数据量较大时,启用二级缓存可以显著提高查询性能。
- 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对于静态数据或不经常变化的数据,启用二级缓存可以避免多次数据库访问。
- 读多写少的场景:在读多写少的场景下,启用二级缓存可以有效减少数据库压力,提高性能。
二级缓存的优缺点分析
二级缓存的优点如下:
- 提高查询性能:二级缓存可以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提高查询性能。
- 减轻数据库压力:通过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可以减轻数据库的压力,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二级缓存的缺点如下:
- 缓存不一致的问题:当数据更新时,缓存中的数据可能会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需要通过刷新缓存来保持一致性。
- 缓存击穿的问题:当热点数据更新时,缓存中的数据可能会被击穿,导致后续查询无法命中缓存,需要重新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
- 缓存穿透的问题:当查询的数据不存在时,缓存中也不会存在,导致每次查询都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降低了缓存的作用。
二级缓存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在实际使用二级缓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下面将介绍这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并提供一些优化二级缓存性能的建议。
常见的缓存问题及解决方法
-
缓存不一致的问题
缓存不一致的问题主要发生在数据更新操作时,更新数据后缓存中的数据可能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解决方法是刷新缓存,确保缓存中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
<mapper namespace="com.example.mapper.UserMapper"> <update id="updateUser"> UPDATE users SET name=#{name}, age=#{age} WHERE id=#{id} <flushCache level="ALL"/> </update> </mapper>
在更新操作中使用
<flushCache level="ALL"/>
标签,可以清空所有级别的缓存,确保缓存中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 -
缓存击穿的问题
缓存击穿的问题主要发生在热点数据更新时,缓存中的数据被击穿后,后续查询无法命中缓存,需要重新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解决方法是使用缓存失效机制,确保缓存中的数据不会被击穿。
sqlSession.clearCache(); sqlSession.selectList("com.example.mapper.UserMapper.selectUsers"); sqlSession.delete("com.example.mapper.UserMapper.deleteUser", userId); sqlSession.commit();
在更新操作中手动刷新缓存,可以避免缓存中的数据被击穿。
-
缓存穿透的问题
缓存穿透的问题主要发生在查询的数据不存在时,缓存中也不会存在,导致每次查询都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解决方法是使用缓存失效机制,确保缓存中的数据不会被穿透。
<mapper namespace="com.example.mapper.UserMapper"> <select id="selectUser" resultType="com.example.model.User">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id} <cache-ref namespace="com.example.mapper.UserMapper"/> </select> </mapper>
在查询操作中使用
<cache-ref namespace="com.example.mapper.UserMapper"/>
标签,引用其他 Mapper 的二级缓存,确保缓存中的数据不会被穿透。
如何优化二级缓存性能
-
合理设置缓存有效期
缓存的有效期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设置,避免缓存中的数据过期导致不必要的数据库访问。
<cache eviction="FIFO" flushInterval="60000" size="512" readOnly="true"/>
在缓存配置中设置
eviction="FIFO"
表示使用 FIFO(先进先出)淘汰机制,flushInterval="60000"
表示缓存的刷新间隔为 60 秒,size="512"
表示缓存的最大容量为 510 个条目,readOnly="true"
表示缓存为只读。 -
使用缓存失效机制
缓存失效机制可以确保缓存中的数据不会被击穿或穿透。例如,使用
<flushCache>
标签在更新操作中刷新缓存,避免缓存中的数据被击穿;在查询操作中使用<cache-ref>
标签引用其他 Mapper 的二级缓存,避免缓存中的数据被穿透。 -
合理选择缓存存储方式
缓存的存储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使用
LRUHashMap
作为缓存存储方式,支持缓存的淘汰机制,当缓存容量达到上限时,会自动淘汰最近最少使用的缓存数据。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