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海量数据高并发场景,构建Go+ES8企业级搜索微服务
课程章节:5-3
课程讲师:少林码僧
课程内容:
单体应用问题
模块间的耦合度太高,一个模块出问题,可能导致整个服务都有问题
构建部署慢,各个模块依赖严重,不同的模块的开发进度又不一样,往往需要等待依赖方开发完才能部署,维护成本高,不同模块的开发人员需要对其他模块有了解
迭代进度难以统一,边界职责难以划分,协作开发成本高
单体架构和微服务架构的对比
交付速度;微服务的交付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项目越大越复杂,微服务的效果越好
故障隔离范围:微服务独立运行,可以进行独立部署。出问题也可以独立处理,无需停止整个业务,或者对整个业务做回滚。可以对微服务进行等级划分,区分核心服务和非核心服务,进而采取不同的策略和资源倾斜。
持续演进灵活度:微服务对架构演进更为友好。即使是重构,也只需对单个或者几个微服务进行重构,无需对整个业务服务进行重构
沟通效率:团队规模小,缩小沟通差距,提高沟通效率
技术栈选择:微服务只要有统一的通信机制比如grpc就可以调用,而无需关心实现语言。不同服务使用不同语言在微服务很常见。而单体架构的实现语言一开始就定好了。
可扩展性:微服务架构,可以根据业务要求进行扩展和缩容。而单体架构很少对已经实现的代码进行删除
对复杂问题分解难度:把复杂问题拆成不同的简单小服务
产品创新复杂度:团队有更多的自助决策,更多的试错机会,更利于创新
单体架构如何发展到微服务
对单体应用进行服务化拆分
将单体应用中的本地调用抽象成单独的模块后变成远程调用
服务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可单体应用的不断膨胀导致的问题
单体架构演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拆分的边界在哪?应该怎么拆分?
服务数量大幅度增长,给运维部署带来沉重的负担怎么办?
这么多小服务,应该怎么管理?
服务管理
服务注册:服务启动的时候通过某种机制,比如API向注册中心注册自己的信息
服务发现:服务实例去服务中心去找已经注册的服务,然后调用服务
服务剔除: 把服务从注册中心剔除,将不能调用了。服务和注册中心之间保持心跳检测,如果心跳多次检测失败,就按照机制剔除服务。
服务之间的通信
RESTful API
gRPC 可以直接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调用
消息队列,如果服务是异步化的,比如视频转换服务,就可以用队列来通信
如何追踪错误
链路追踪
go中使用的比较多的是Jaeger
课程收获:
本节学习了单体应用的问题,并对微服务做了简介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