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账号安全,请及时绑定邮箱和手机立即绑定

Caffe概览及mnist数据集训练

标签:
人工智能

1. Caffe目录结构

data/用于存放下载的训练数据
docs/ 帮助文档
examples/ 代码样例
matlab/ MATLAB接口文件
python/ PYTHON接口文件
models/ 一些配置好的模型参数
scripts/ 一些文档和数据会用到的脚本
核心代码
tools/ 保存的源码是用于生成二进制处理程序的,caffe在训练时实际是直接调用这些二进制文件
include/ caffe的实现代码的头文件
src/ 实现caffe的源文件

src/文件结构

gtest/ google test一个用于测试的库你make runtest时看见的很多绿色RUN OK就是它,这个与caffe的学习无关,不过是个有用的库

caffe/ 关键代码

test/ 用gtest测试caffe的代码
util/ 数据转换时用的一些代码。caffe速度快,很大程度得益于内存设计上的优化(blob数据结构采用proto)和对卷积的优化(部分与im2col相关)
proto/ 即所谓的“Protobuf”,全称“Google Protocol Buffer”,是一种数据存储格式,帮助caffe提速
layers/ 深度神经网络中的基本结构就是一层层互不相同的网络了,这个文件夹下的源文件以及目前位置src/caffe中包含所有.cpp文件就是caffe的核心目录下的核心代码了。

2. Caffe核心代码

核心代码:
blob.cpp.h 基本的数据结构Blob类
commo.cpp.h 定义Caffe类
internal_thread.cpp .h 使用boost::thread线程库
net.cpp.h 网络结构类Net
solver.cpp.h 优化方法类Solver
data_transformer.cpp.h 输入数据的基本操作类DataTransformer
syncedmem.cpp.h 分配内存和释放内存类CaffeMallocHost,用于同步GPU,CPU数据
layer.cpp.h 层类Layer
layers/ 此文件夹下面的代码全部至少继承了类Layer, 从layer_factory中注册继承

3. Caffe三层结构(Blob,Layers,Nets)

Blob:用于数据的保存、交换和操作,Caffe基础存储结构
Layer:用于模型和计算的基础
Net:整合连接Layers

Blob

在内存中表示4维数组,在caffe/blob.hpp中,维度包括(width_,height_,channels_,num_
num_用于存储数据或权值(data)和权值增量(diff)
blob.hpp
Blob 在caffe源码blob.hpp中是一个模板类。
protected 的成员变量有:data_ , diff_ , shape_ , count_ , capacity_,其中data_diff_是共享SyncedMemory 类(在syncedmem的源码中定义)的智能指针,shape_是int型的vector,count_capacity_是整型变量。
其成员函数主要有:Reshape, ReshapeLike, SharedData, Updata 等等。
blob.hpp包含了caffe.pb.h,说明caffe protobuf 会向blob 传递参数。
#include "caffe/proto/caffe.pb.h"
caffe.pb.h是google protocol buffer根据caffe.proto自动生成的,可以到src/caffe/proto/caffe.proto里看下caffe里面用到的各个数据的定义,比如BlobProto,Datum,NetParameter等。使用这个protocol buffer看起来确实方便,一方面可以用文本文件定义结构化的数据类型,另一方面可以生成查询效率更高、占空间更小的二进制文件
#include "caffe/common.hpp"
主要singleton化Caffe类,并封装了boost和CUDA随机数生成的函数,提供了统一的接口。
#include "caffe/syncedmem.hpp"
定义了以下的接口:

inline void CaffeMallocHost(void** ptr, size_t size)inline void CaffeFreeHost(void* ptr)

主要是分配内存和释放内存的。而class SyncedMemory定义了内存分配管理和CPU与GPU之间同步的函数
#include "caffe/util/math_functions.hpp"
封装了很多cblas矩阵运算。
caffe.proto里面BlobProto的定义:
对于BlobProto,可以看到定义了四个optional的int32类型的名字(name)num、channels、height和width,optional意味着Blob可以有一个或者没有这个参数,每个名字(name)后面都有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是其名字的一个标签。这个数字就是用来在生成的二进制文件中搜索查询的标签。关于这个数字,1到15会花费1byte的编码空间,16到2047花费2byte。所以一般建议把那些频繁使用的名字的标签设为1到15之间的值。而后面的repeated意味着float类型的data和diff可以重复任意次,而加上[packed = true]是为了更高效的编码。
主要数据有两个data和diff,用num、channels、height和width这四个维度来确定数据的具体位置,做一些数据查询和Blob reshape的操作。

message BlobProto {
  optional BlobShape shape = 7;
  repeated float data = 5 [packed = true];
  repeated float diff = 6 [packed = true];
  repeated double double_data = 8 [packed = true];
  repeated double double_diff = 9 [packed = true];  // 4D dimensions -- deprecated.  Use "shape" instead.
  optional int32 num = 1 [default = 0];
  optional int32 channels = 2 [default = 0];
  optional int32 height = 3 [default = 0];
  optional int32 width = 4 [default = 0];
}

Blob主要变量

shared_ptr<SyncedMemory> data_;shared_ptr<SyncedMemory> diff_;shared_ptr<SyncedMemory> shape_data_;vector<int> shape_;int count_;int capacity_;

BLob只是一个基本的数据结构,因此内部的变量相对较少,首先是data_指针,指针类型是shared_ptr,属于boost库的一个智能指针,这一部分主要用来申请内存存储data,data主要是正向传播的时候用的。同理,diff_主要用来存储偏差,update datashape_datashape_都是存储Blob的形状,一个是老版本一个是新版本。count_表示Blob中的元素个数,也就是个数*通道数*高度*宽度,capacity_表示当前的元素个数,因为Blob可能会reshape。

主要函数

1. 构造函数  &  2. reshape函数

构造函数开辟一个内存空间来存储数据,Reshape函数在Layer中的reshape或者forward操作中来adjust dimension。同时在改变Blob大小时,内存将会被重新分配如果内存大小不够了,并且额外的内存将不会被释放。对input的blob进行reshape,如果立马调用Net::Backward是会出错的,因为reshape之后,要么Net::forward或者Net::Reshape就会被调用来将新的input shape传播到高层。

3. count函数

重载很多个count()函数,主要还是为了统计Blob的容量(volume),或者是某一片(slice),从某个axis到具体某个axis的shape乘积(如 inline int count(int start_axis, int end_axis))。

4. data_数据操作函数 & 5. 反向传播导数diff_操作函数

inline Dtype data_at(const int n, const int c, const int h, const int w)inline Dtype diff_at(const int n, const int c, const int h, const int w)inline Dtype data_at(const vector<int>& index)inline Dtype diff_at(const vector<int>& index)inline const shared_ptr<SyncedMemory>& data()inline const shared_ptr<SyncedMemory>& diff()

这一部分函数主要通过给定的位置访问数据,根据位置计算与数据起始的偏差offset,在通过cpu_data*指针获得地址

6. FromProto/ToProto 数据序列化

将数据序列化,存储到BlobProto,这里说到Proto是谷歌的一个数据序列化的存储格式,可以实现语言、平台无关、可扩展的序列化结构数据格式。

7. Update函数

该函数用于参数blob的更新(weight,bias 等减去对应的导数)

8.其他运算函数

Dtype asum_data() const;//计算data的L1范数(所有元素绝对值之和)Dtype asum_diff() const;//计算diff的L1范数Dtype sumsq_data() const;//计算data的L2范数(所有元素平方和)Dtype sumsq_diff() const;//计算diff的L2范数void scale_data(Dtype scale_factor);//将data部分乘以一个因子void scale_diff(Dtype scale_factor);//将diff部分乘一个因子

Blob编程操作

cd ~
lscd caffecd build

之前安装caffe,装在/usr/local下或~/caffe/build/install
~/caffe/build/install下,重装一下

~/caffe/build$ sudo cmake -D CPU_ONLY=ON -D CMAKE_INSTALL_PREFIX=/usr/local ..
~/caffe/build$ sudo make install

export LD_LIBRARY_PATH=/usr/local/lib:${LD_LIBRARY_PATH}

cd ~/teach_samples/caffe/
ls
vim test_blob.cpp

test_blob.cpp
gcc -o test_blob test_blob.cpp -D CPU_ONLY -lcaffe -lstdc++ -lglog

/*
 *
 * 功能:
 * 1. 测试使用Blob
 * 2. 给blob赋值
 * 3. 获取blob指定位置的值
 * 4. 输出通过L1范式和L2范式得到的结果
 *
 */#include <iostream>#include "caffe/blob.hpp"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构造一个Blob
    caffe::Blob<float> b;    std::cout<<"Size : "<<b.shape_string()<<std::endl;
    b.Reshape(1,2,3,4);    std::cout<<"Size : "<<b.shape_string()<<std::endl;    //使用mutable_cpu_data函数修改Blob内部数值
    float* p = b.mutable_cpu_data();    for(int i=0;i<b.count();i++){
        p[i] = i;
    }    //打印指定位置的每一个数值
    for(int u=0; u<b.num() ;u++){        for(int v=0;v<b.channels();v++){            for(int w=0;w<b.height();w++){                for(int x=0; x<b.width();x++){                    std::cout<<"b["<<u<<"] ["<<v<<"] ["<<w<<"] ["<<x<<"] ="<<b.data_at(u,v,w,x)<<std::endl;
                }
            }
        }
    }    //求L1,L2范式及其输出结果
    std::cout<<"ASUM : "<<b.asum_data()<<std::endl;    std::cout<<"SUMSQ : "<<b.sumsq_data()<<std::endl;    return 0;
}

测试
~/teach_samples/caffe$ ./test_blob

Layer

所有的Pooling,Convolve,apply nonlinearities等操作都在这里实现。在Layer中input data用bottom表示output data用top表示。每一层定义了三种操作setup(Layer初始化), forward(正向传导,根据input计算output), backward(反向传导计算,根据output计算input的梯度)。forward和backward有GPU和CPU两个版本的实现。
5种衍生Layers:
data_layer
neuron_layer
loss_layer
common_layer
vision_layer

data_layer

data_layer主要包含与数据有关的文件。在官方文档中指出data是caffe数据的入口是网络的最低层,并且支持多种格式,在这之中又有5种LayerType:
DATA   用于LevelDB或LMDB数据格式的输入的类型,输入参数有source, batch_size, (rand_skip), (backend)。后两个是可选。
MEMORY_DATA 这种类型可以直接从内存读取数据使用时需要调用MemoryDataLayer::Reset,输入参数有batch_size, channels, height, width。
HDF5_DATA HDF5数据格式输入的类型,输入参数有source, batch_size。
HDF5_OUTPUT HDF5数据格式输出的类型,输入参数有file_name。
IMAGE_DATA 图像格式数据输入的类型,输入参数有source, batch_size, (rand_skip), (shuffle), (new_height), (new_width)。
其实还有两种WINDOW_DATA, DUMMY_DATA用于测试和预留的接口,不重要。

neuron_layer

同样是数据的操作层,neuron_layer实现里大量激活函数,主要是元素级别的操作,具有相同的bottom,top size。
Caffe中实现了大量激活函数GPU和CPU的都有很多。它们的父类都是NeuronLayer
template <typename Dtype>
class NeuronLayer : public Layer<Dtype>
一般的参数设置格式如下(以ReLU为例):

layers {  name: "relu1"
  type: RELU
  bottom: "conv1"
  top: "conv1"}

loss_layer

Loss层计算网络误差,loss_layer.hpp头文件调用情况:

#include "caffe/blob.hpp"#include "caffe/common.hpp"#include "caffe/layer.hpp"#include "caffe/neuron_layers.hpp"#include "caffe/proto/caffe.pb.h"

可以看见调用了neuron_layers.hpp,估计是需要调用里面的函数计算Loss,一般来说Loss放在最后一层。caffe实现了大量loss function,它们的父类都是LossLayer。
template <typename Dtype>
class LossLayer : public Layer<Dtype>

common_layer

这一层主要进行的是vision_layer的连接
声明了9个类型的common_layer,部分有GPU实现:
InnerProductLayer 常常用来作为全连接层
SplitLayer 用于一输入对多输出的场合(对blob)
FlattenLayer 将n * c * h * w变成向量的格式n * ( c * h * w ) * 1 * 1
ConcatLayer 用于多输入一输出的场合
SilenceLayer 用于一输入对多输出的场合(对layer)
(Elementwise Operations) 这里面是我们常说的激活函数层Activation Layers
EltwiseLayer
SoftmaxLayer
ArgMaxLayer
MVNLayer

vision_layer

主要是实现Convolution和Pooling操作, 主要有以下几个类:
ConvolutionLayer 最常用的卷积操作
Im2colLayer 与MATLAB里面的im2col类似,即image-to-column transformation,转换后方便卷积计算
LRNLayer 全称local response normalization layer,在Hinton论文中有详细介绍Image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
PoolingLayer Pooling操作

Net

Net由一系列的Layer组成(无回路有向图DAG),Layer之间的连接由一个文本文件描述。模型初始化Net::Init()会产生blob和layer并调用Layer::SetUp。在此过程中Net会报告初始化进程。这里的初始化与设备无关,在初始化之后通过Caffe::set_mode()设置Caffe::mode()来选择运行平台CPU或GPU,结果是相同的。

4. ProtoBuf

Caffe中,数据的读取、运算、存储都是采用Google Protocol Buffer来进行的。
Protocol Buffer(PB)是一种轻便、高效的结构化数据存储格式,可以用于结构化数据串行化,很适合做数据存储或 RPC 数据交换格式。它可用于通讯协议、数据存储等领域的语言无关、平台无关、可扩展的序列化结构数据格式。是一种效率和兼容性都很优秀的二进制数据传输格式,目前提供了 C++、Java、Python 三种语言的 API。Caffe采用的是C++和Python的API。
protoc --proto_path=IMPORT_PATH --cpp_out=DST_DIR --java_out=DST_DIR --python_out=DST_DIR path/to/file.proto
这里将给出上述命令的参数解释。

  1. protoc为Protocol Buffer提供的命令行编译工具。

  2. --proto_path等同于-I选项,主要用于指定待编译的.proto消息定义文件所在的目录,该选项可以被同时指定多个。

  3. --cpp_out选项表示生成C++代码,--java_out表示生成Java代码,--python_out则表示生成Python代码,其后的目录为生成后的代码所存放的目录。

  4. path/to/file.proto表示待编译的消息定义文件。

注:对于C++而言,通过Protocol Buffer编译工具,可以将每个.proto文件生成出一对.h和.cc的C++代码文件。生成后的文件可以直接加载到应用程序所在的工程项目中。
代码文件

lsvim ly.helloworld.proto

:q!退出
C++编译
protoc -I=. --cpp_out=. ly.helloworld.proto

lsvim test_pb.cpp

:q!退出
编译
gcc -o test_pb test_pb.cpp ly.helloworld.pb.cc -lprotobuf -lstdc++

ls
./test_pb
ls

看到log文件输出成功

5. 训练mnist数据集

Training LeNet on MNIST with Caffe

  1. 获取数据
    ./data/mnist/get_mnist.sh

  2. 将数据转化为lmdb格式
    ./examples/mnist/create_mnist.sh

  3. 训练
    ./examples/mnist/train_lenet.sh

注意:

  • 脚本的运行基于$Caffe_Root文件加下的路径执行

  • 训练的时候,如果安装的时候选择了CPU_ONLY的话,在*.prototxt文件中,把mode:GPU改成mode:CPU

下载数据

cd caffe
./data/mnist/get_mnist.sh

转化数据

./examples/mnist/create_mnist.sh

./examples/mnist/create_mnist.sh
create_mnist.sh是利用caffe-master/build/examples/mnist/convert_mnist_data.bin工具,将mnist date转化为可用的lmdb格式的文件。并将新生成的2个文件mnist-train-lmdbmnist-test-lmdb放于create_mnist.sh同目录下。
训练

./examples/mnist/train_lenet.sh

如果没有GPU,使用CPU模式,修改$CAFFE_ROOT/examples/mnist/lenet_solver.prototxt:

# solver mode: CPU or GPUsolver_mode: CPU
# The train/test net protocol buffer definitionnet: "examples/mnist/lenet_train_test.prototxt" //网络协议具体定义# test_iter specifies how many forward passes the test should carry out.# In the case of MNIST, we have test batch size 100 and 100 test iterations,# covering the full 10,000 testing images.test_iter: 100 //test迭代次数,如果batch_size=100,则100张图一批,训练100次,则可以覆盖10000张图的需求# Carry out testing every 500 training iterations.test_interval: 500 //训练迭代500次测试一次# The base learning rate, momentum and the weight decay of the network.//网络参数:学习率,动量,权重的衰减base_lr: 0.01momentum: 0.9weight_decay: 0.0005# The learning rate policy //学习策略:有固定学习率和每步递减学习率lr_policy: "inv"gamma: 0.0001power: 0.75# Display every 100 iterations //每迭代100次显示一次display: 100# The maximum number of iterations //最大迭代次数max_iter: 10000# snapshot intermediate results //每5000次迭代存储一次数据,路径前缀如下snapshot: 5000snapshot_prefix: "examples/mnist/lenet"# solver mode: CPU or GPU //使用CPU或者GPUsolver_mode: GPU

./examples/mnist/train_lenet.sh
调用工具:./build/tools/caffe train --solver=examples/mnist/lenet_solver.prototxt

看到optimization done训练结束,~/caffe/examples/mnist/多了caffemodel
CPU:i3-3240 CPU @ 3.40GHz 训练耗时15分钟

原文出处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TA 点赞

若觉得本文不错,就分享一下吧!

评论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

正在加载中
  • 推荐
  • 评论
  • 收藏
  •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赞赏金额会直接到老师账户
支付方式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今天注册有机会得

100积分直接送

付费专栏免费学

大额优惠券免费领

立即参与 放弃机会
意见反馈 帮助中心 APP下载
官方微信

举报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