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非你莫属,上面不乏很多已经工作10多年的老司机,也有刚毕业的小白,不过有一点没出意外,各行各业优秀的人还是风毛菱角,我们到底是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同样是工作多年,我们和其他人之间的差距竟如此之大呢?
其实你只是在假装工作,试想一下,一个工作5年的销售,没有尝试过思考如何做好销售这一职位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其实是赚钱的渴望,所以我大学毕业就知道销售根本不适合我,所以不用思考,不用去做销售。
既然我们选择一份工作,比如销售和运营类,我们只是天天打电话,打100多个电话,然后遭遇他人的果断拒绝,然后同样继续下去,恶性循环继续着,然后我们沮丧着、甚至陷入自我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做销售呢?这样一来,用不了多久,也就自己觉得没意思,辞了职。
但优秀的电话销售思维模式可能区别于你,他们不会因为拒绝而沮丧,而是在面对具体的销售场景反思,自己有掌握了即将要拨通电话客户的资料吗?在别人说不需要的时候,快速的反应,是否能从客户给到的有限信息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呢?是否在成交后对客户做长期跟进呢?以上可以做好的方面其实有很多,不仅仅仅限于上面几个问题,如若你有心,相信你会反思哪些方面可以精进和突破。
同样的,其中一位选手其实很有意思,一出场,虽然身体有点缺陷,但后面的整体表现高于常人,她是一名大学生,其中在校期间发表多篇文章,好几篇都被一些报纸刊登了。能在同龄人中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让人羡慕。
她试着多了一些她的文章,其实文笔还是优美的,但是考虑到她面试新媒体编辑,对于她即将要面试的这个岗位,似乎是准备不足的,她有思考过,面对用户的写作方式吗?我想,整场回答没凸显她在这方面的专业性,新媒体编辑面对用户,通常会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传播性。后面她选择去做一个教师的确更适合她,因为她一直强调自己想做文学。但新媒体编辑是商业和文学的结合,而不是个人文字的表演。
如果上面的这位求职者,能往她要应聘的这个岗位上多想想,可能会应聘成功,几位老板还是很睿智的,蛮佩服这些个老板,其实他们的商业思维和用户思维还是远高于常人的,看待问题能深入。
销售、教师、g程序员开发等诸多职业也罢,其实只要我们从底层做好一个逻辑,就是我们的工作需要什么样的能力,顺着逻辑线思考,然后总结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和知识体系,结合实践不断修正自己的体系,核心感悟多,也就是在舞台上展现的专业也就自然而然就有了,很可惜,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只是个螺丝钉,只是简单的搬运工作,做事情并没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这或许就是我们和牛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关键所在吧。
你只是在"假装工作","好的工作习惯"取决于你的思维方式和深入思考问题的践行和习惯,如果你很用心,也就可以慢慢开始改变自己,从而让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即使做同样的工作,或许你也能比其他人收获更多。
离开舒适区,走进你的深入工作地带,终将发现,解决了很多工作难题。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