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篇
【跨越——从互联网协议到公链】
今年(2018年)已然成为公链竞争的元年。到目前为止,对于目前整个数字货币领域而言,基本是遵循“底层公链 解决方案 项目应用”的发展逻辑。底层公链相当于区块链世界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用来拓展底层公链的性能或为商业应用提供服务支撑。只有在底层公链扎实稳健高效运转的基础上,区块链商业应用才能发展和落地。公链在整个区块链领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时至今日,底层公链依然处在非常薄弱的境地,尚且无法实现真正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这也明显制约着整个区块链产业的发展。这些区块链暴露的各种缺陷,包括总能量低效、功能不佳或受限、并且缺乏成熟的管理机制。为了扩大比特币交易吞吐量,已经研发了许多诸如隔离见证(Segregated-Witness)和Block Size扩容这样的解决方案,为了提升以太坊的性能,也有雷电网络、Polkadot等跨链项目,但是这些垂直扩展方案都因单一物理机容量而受到限制,不然就得损害其可审核性这一特性。
2018年是公链角逐的一年,也是投资者布局公链的历史性机遇,如果等到竞争格局已经明朗,胜出者应该会如同现在的互联网巨头一样把持生态。而现在,谁会胜出还不并明朗,相比于传统互联网行业,区块链资产的总市值还处于低位。目前研发中的区块链公链项目众多,每条公链的设计哲学和应用场景也各有千秋。除了以太坊和EOS这样占据先发一定先发优势的项目,一些公链在技术上也有一定的特色,比如Cardano、Zilliqa希望通过分层构架的技术来增加主网的吞吐量;Aelf和Dfinity通过云计算来提高区块的处理效率;EKT和Polkadot则主打跨链,通过在各条链间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大连通;QTUM、NEO等则希望通过底层预言技术和共识机制的颠覆,来构建全新的生态系统。因为可以预见的巨大增长空间,这些公链大多也都拥有不小的拥趸和社区支持者。就目前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来看,各种公链会有竞争,但也有各自的特点和空间,未必会像互联网那样出现几家独大的局面。未来这段时间,具有良好扩展性和易用性的,能吸引到更多用户和开发者构建更好生态的公链项目也将是区块链世界里的刚需。
虽然大多数公链项目都会提出高TPS,高可用性,高扩展性,跨链等标配指标,但在区块链底层框架世界,解决性能、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度这个三角问题,还是一个需要跨越的巨大障碍。第一代区块链仅仅拥有区块账簿(比特币),第二代区块链在区块账簿的基础上加了预言机(以太坊),但是第二代在区块链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其暴露出来的性能瓶颈以及拓展难题正在逐渐引发社区的不满。显而易见,在这场区块链大浪潮下,公链作为区块链世界的基础设施,会一直受到核心开发者的重视。未来第三代区块链的多链,跨链生态会逐渐普及,和EOS类似的新一代公有链,都在赛道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古典互联网的协议都是开源免费的,所以在互联网世界里巨头们把持着应用层。从古典互联网到区块链,由于激励机制的存在,在区块链世界里,底层公链是最大的收益者。因此区块链的代码贡献者和使用者更加关注底层公链的技术和生态。笔者认为底层公链将是现阶段区块链行业攻关和关注重点。各个公链在可扩展性,应用性,共识哲学以及应用生态建设上的角逐将持续。
【结语】
当前互联网正处于过度中心化的阶段。1989年,伯纳斯李提出要建立一个全球超文本项目——万维网(WWW),让所有人都能顺利地从网上获取并共享信息。他肯定没有意料到自己的构想会影响到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他肯定也没有想到,在近三十年后,他却要为互联网的过度中心化现状感到深深的忧虑。互联网已经被巨头垄断了,大家高频使用的网站或者APP,就那么几个。中国人是 BAT系列,美国人是Google 、 Facebook 、Amazon、Apple… 这几乎是全球同步的趋势。公有区块链作为一个可信的公有计算设施。这种新的底层的技术架构让我们拥有了新的可能性。让用户能够轻便的控制自己的身份和行为数据。所有的个人隐私数据,均可以通过用户自己来拥有,并在需要的时候有限地授权第三方使用。基于区块链,我们有望免于寡头的“数据剥削“。站在区块链行业宏观层面上来理解公链项目对于整个行业的价值基础和实现预期。这样即使我们的投资选择出现误差,偏差也一定不会大,只要格局足够大,我们就不会错失掉这个历史性投资机遇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