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测试的时候需要编写测试用例呢?
测试用例是一组以需求为基础验证输入输出的数据集合,编写测试用例文档方便其他人员了解该功能的设计思路
编写测试用例文档可以体现测试人员的工作量,方便测试人员进行每日总结
编写测试文档可以在测试用例评审的时候发现测试过程中是否有存在遗漏的地方
编写测试用例文档的基本流程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需要先了解需求,因为测试用例文档是以需求为基础的,主要是验证这个功能是否满足需求
其次了解需求之后,需要提取出主要的测试点
然后根据提取的测试点再结合常用的测试用例编写方法(如: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法)来编写测试用例
最后需要对已经写好的测试用例文档进行评审,对该文档进行查缺补漏
测试用例文档的主要内容:
用例名称:这条用例主要是用来验证什么功能,或者可以说是测试目的,例如:验证登录功能
前置条件:执行这条用例的前提是什么,例如:开发人员已经将登录功能开发完成
测试步骤:执行这条用例需要操作的步骤,例如:先输入账号,再输入密码,然后输入验证码,最后点击登陆
预期结果:执行这条用例应该所得到的结果,例如:输入不正确的账号或密码,提示登录失败
实际结果:执行这条用例实际得到的结果,例如:输入不正确的账号或密码,可以正常登录
测试用例常用编写方法-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根据需求将数据分成“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是一组对于程序来说是合理的数据集合,无效等价类是一组对于程序来说是不合理的数据集合
一条测试用例要要覆盖尽量多的有效等价类,一条测试用例要覆盖尽量少的无效等价类
例题:电话号码输入框只允许输入十一位的数字
有效等价类:输入十一位字符--(1)、输入数字---(2)
无效等价类:输入十一位以下的字符---(3)、输入十一位以上的的字符--- (4)、输入中文--- (5)、输入英文--- (6)、输入特殊字符--- (7)
将以上等价类进行组合,就变成一条条测试用例了
用例1:输入十一位的数字--- (1)(2)--正常保存
用例2:输入十一位以下的数字--- (2)(3)--提示错误
用例3:输入十一位以上的数字--- (2)(4)--提示错误
用例4:输入十一位的数字+中文--- (1)(2)(5)--提示错误
用例5:输入十一位的数字+英文--- (1)(2)(6)--提示错误
用例6:输入十一位的数字+特殊字符--- (1)(2)(7)--提示错误
用例7:输入十一位的数字+中文+英文+特殊字符--- (1)(2)(5)(6)(7)--提示错误
测试用例常用编写方法-边界值法:
边界值法就是取边界的数值进行测试,边界值法一般配合着等价类划分法一起使用
例题:折扣文本框只允许输入[1,100]的数值,这时候我们要测试的边界值就是0,101--无效,1,2,100,99--有效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