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想必大家脑海里第一浮现的就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算法」等等一系列看了就想睡觉的名词,对于这些基础方面的知识,固然是很重要的,但随着日后的工作,在这些方面的知识是越来越淡薄,越来越不去关注了。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去重拾课本上的知识,但是往往力不从心,最终还是放弃了。
大学应该是我们掌握基础知识最佳的时候,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基础知识,但是往往最终并没有学到足够多的内容,直到工作了之后才后悔,想重新拾起这些知识,这个时候却不允许我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夯实基础了,大部分的都是直接实现业务代码,久而久之,都成为了代码机器,上层建筑没有了扎实的基础也显得没那么的牢靠了。
现如今的职场面试也越来越看重基础知识了,早已过了那个懂点就能入职的浮夸时代,往往在面试之前也会针对性的对相关基础知识进行恶补,面试到了暗自窃喜,没有面到就下次再做准备。这种临死抱佛脚的行为并不会起到真正的作用,然而互联网流传着一句话: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可能大部分人真正进入工作了,用到的都跟面试的不相关,也不会太去关注原理什么的。当然,一些互联网BAT之类的公司对技术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能进去的也都是佼佼者,技术水平都是很扎实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不管是互联网行业还是其他的行业,对基础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如同教师行业,虽然评价一个老师水平高低可以参考业绩和上课技巧,但是没有对所处专业基础知识的细细琢磨,量变影响质变,何来“桃李满天下”的丰收景象呢?“万丈高楼凭地起”,地基不牢,何以青云直上?所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除了日常搬砖、同行交流,偶尔看看书,学习新的技术知识,数据结构和算法,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些看起来是老生常谈的话料也不能落下,每每翻阅过,又总有一番新的滋味,如同品茶般,“茶不醉人人自醉”。或许工作生活中每当码到一筹莫展时,回过头看看这些基础原理,似乎又有了灵感。
基础好,不仅利己,也利人。自己的底子好,做什么都有底气,也可以帮助他人解惑。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面向薪资编程,只要产品能正常运行,很少去关注底层代码的实现,疏忽了基础知识。倘若能有扎实的基础,过硬的编程能力,相信在日常工作码代码中也会异常顺利的,代码的可读性也会很好,便于后续项目的维护。
所以,或许面对那些基础知识会难以理解,但是还是要稳扎稳打,钻研那些基础知识。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