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索引
- 生成索引,建立二叉查找树进行二分查找
- 树的深度太深,IO太频繁
- 生成索引,建立B-Tree结构进行查找
- 生成索引,建立B±Tree结构进行查找
- 生成索引,建立Hash结构进行查找
- B-Tree
- 根节点至少包括两个孩子
- 树中每个节点最多含有m个孩子(m>=2)
- 除根节点和叶节点外,其他每个节点至少有ceil(m/2)个孩子
- 所有叶子节点都位于同一层
- 假设每个非终端结点中包含有n个关键字信息,其中
- Ki(i=1…n)为关键字,且关键字按顺序升序排序K(i-1)<Ki
- b)关键字的个数n必须满足:[ceil(m/2)-1]<=n<=m-1
- c)非叶子结点的指针:P[1],P[2],.……P[M];其中P[1]指向关键字小于K[1]的子树,P[M]
- 指向关键字大于K[M-1]的子树,其它P[i]指向关键字属于(K[i-1],K[i])的子树
- B+tree
- B+树是B树的变体,其定义基本与B树相同,除了:
- 非叶子节点的子树指针与关键字个数相同
- 非叶子节点的子树指针P[i],指向关键字值[K[i],K[i+1])的子树
- 非叶子节点仅用来索引,数据都保存在叶子节点中
- 所有叶子节点均有一个链指针指向下一个叶子结点
- 优势
- 可以存储更多的关键字
- B+树的磁盘读写代价更低
- B+树的查询效率更加稳定
- B+树更有利于对数据库的扫描
- 范围查询
- 范围查询
- Hash索引缺点
- 仅仅能满足“=",“IN",不能使用范围查询
- 无法被用来避免数据的排序操作
- 不能利用部分索引键查询
- 不能避免表扫描
- 遇到大量Hash值相等的情况后性能并不一定就会比B-Tree索引高
- BitMap索引
- 粒度大
- 密集索引和稀疏索引的区别
- 密集索引文件中的每个搜索码值都对应一个索引值
- 稀疏索引文件只为索引码的某些值建立索引项
- InnoDB
- 若一个主键被定义,该主键则作为密集索引
- 若没有主键被定义,该表的第一个唯一非空索引则作为密集索引
- 若不满足以上条件,innodb内部会生成一个隐藏主键(密集索引)
- 非主键索引(叶节点)不存储行索引的物理地址,存储相关键位和其(行索引)对应的主键值,包含两次查找
- 数据和索引分开存储,三个文件
慢查询
show variables like '%quer%';
show status like '%slow_queries%'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on;
set global long_ query_time=1;
explain
- type
system>const>eq_ref>ref>fulltext>ref or_null>index merge>unique_subquery>index_ subquery>range>index>all
- extra
- FORCE INDEX 强制索引
- 最左前缀匹配原则,非常重要的原则,mysql会一直向右匹配直到遇到**范围查询(>、<、between、like)**就停止匹配,比如a=3 andb=4 andc>5 and di=6如果建立(a,b,c,d)顺序的索引,d是用不到索引的,如果建立(a,b,d,c)的索引则都可以用到,a,b,d的顺序可以任意调整。
- =和in可以乱序,比如a=1and b=2 andc=3建立(a,b,c)索引可以任意顺序,mysql的查询优化器会帮你优化成索引可以识别的形式
- 数据量小的表不需要建立索引,建立会增加额外的索引开销
- 数据变更需要维护索引,因此更多的索引意味着更多的维护成本
- 更多的索引意味着也需要更多的空间
- for update 排他锁
- lock in share mode 共享锁
- Innodb在没有使用索引的时候用的是表级锁
- MyISAM适合的场景
- 频繁执行全表count语句
- 对数据进行增删改的频率不高,查询非常频繁
- 没有事务
- 按锁的粒度划分,可分为表级锁、行级锁、页级锁
- 按锁级别划分,可分为共享锁、排它锁
- 按加锁方式划分,可分为自动锁、显式锁
- 按操作划分,可分为DML锁、DDL锁
- 按使用方式划分,可分为乐观锁、悲观锁
- 原子性(Atomic)
- 一致性(Consistency)
- 隔离性(Isolation)
- 持久性(Durability)
- 更新丢失—-mysql所有事务隔离级别在数据库层面上均可避免
- 脏读——READ-COMMITTED事务隔离级别以上可避免
- 不可重复读——REPEATABLE-READ事务隔离级别以上可避免
- 幻读——SERIALIZABLE事务隔离级别可避免
InnoDB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如何避免幻读
- 表象:快照读(非阻塞读)–伪MVCC 多版本控制
- 内在:next-key锁(行锁+gap锁)
- 当前读:select…lock in share mode,select…for update
- 当前读:update,delete,insert
- 快照读:不加锁的非阻塞读,select
RC、RR级别下的InnoDB的非阻塞读如何实现
- 数据行里的DB_TRX_ID、DB_ROLL_PTR、DB_ROW_ID字段
- undo日志
- read view
对主键索引或者唯一索引会用Gap锁吗
- 如果where条件全部命中,则不会用Gap锁,只会加记录锁
- 如果where条件部分命中或者全不命中,则会加Gap锁。部分则部分加Gap锁
Gap锁会用在非唯一索引或者不走索引的当前读中
非唯一索引
不走索引
- GROUP BY
- 满足“SELECT子句中的列名必须为分组列或列函数
- 列函数对于group by子句定义的每个组各返回一个结果
- 如果用group by,那么你的Select语句中选出的列要么是你groupby里用到的列,要么就是带有之前我们说的如sum min等列函数的列
- WHERE过滤行,HAVING过滤组
- 出现在同一sql的顺序:WHERE>GROUP BY>HAVING
Redis
Memcache和Redis的区别
- Memcache:代码层次类似Hash
- 支持简单数据类型
- 不支持数据持久化存储
- 不支持主从
- 不支持分片
- Redis
- 数据类型丰富
- 支持数据磁盘持久化存储
- 支持主从
- 支持分片
FD:File Descriptor,文件描述符:一个打开的文件通过唯一的描述符进行引用,该描述符是打开文件的元数据到文件本身的映射
- Redis采用的IVO多路复用函数:epoll/kqueue/evport/select
- 优先选择时间复杂度为O(1)的I/O多路复用函数作为底层实现
- 以时间复杂度为O(n)的select作为保底
- 基于react设计模式监听I/O事件
- Redis是基于内存的操作,CPU不是Redis的瓶颈,Redis的瓶颈最有可能是机器内存的大小或者网络带宽。既然单线程容易实现,而且CPU不会成为瓶颈
- Redis使用的是非阻塞IO,IO多路复用,使用了单线程来轮询描述符,将数据库的开、关、读、写都转换成了事件,减少了线程切换时上下文的切换和竞争
- String:最基本的数据类型,二进制安全
- Hash:String元素组成的字典,适合用于存储对象
- List:列表,按照String元素插入顺序排序
- Set:String元素组成的无序集合,通过哈希表实现,不允许重复
- Sorted Set:通过分数来为集合中的成员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
- 用于计数的HyperLogLog,用于支持存储地理位置信息的Geo
从海量Key里查询出某一固定前缀的Key
- KEYS pattern:查找所有符合给定模式pattern的key
- SCAN cursor [MATCH pattern] [COUNT count]
- 基于游标的迭代器,需要基于上一次的游标延续之前的迭代过程
- 以O作为游标开始一次新的迭代,直到命令返回游标0完成一次遍历
- 不保证每次执行都返回某个给定数量的元素,支持模糊查询
- 一次返回的数量不可控,只能是大概率符合count参数
如何通过Redis实现分布式锁
- 分布式锁需要解决的问题
- 互斥性
- 安全性
- 死锁
- 容错
SETNX key value:如果key不存在,则创建并赋值
- 时间复杂度:O(1)
- 返回值:设置成功,返回1;设置失败,返回0。
- EXPIRE key seconds
- 设置key的生存时间,当key过期时(生存时间为0),会被自动删除
- SET key value [EX seconds][PX milliseconds][NXIXX]
- EX second:设置键的过期时间为second秒
- PXmillisecond:设置键的过期时间为millisecond 毫秒
- NX:只在键不存在时,才对键进行设置操作
- XX:只在键已经存在时,才对键进行设置操作
- SET操作成功完成时,返回OK,否则返回nil
- 大量的key同时过期的注意事项
- 集中过期,由于清除大量的key很耗时,会出现短暂的卡顿现象
- 解放方案:在设置key的过期时间的时候,给每个key加上随机值
异步队列
- 使用List作为队列,RPUSH生产消息,LPOP消费消息
- 缺点:没有等待队列里有值就直接消费
- 弥补:可以通过在应用层引入Sleep机制去调用LPOP重试
- BLPOP key [key…] timeout:阻塞直到队列有消息或者超时
- 缺点:只能供一个消费者消费
- pub/sub:主题订阅者模式
- 发送者(pub)发送消息,订阅者(sub)接收消息
- 订阅者可以订阅任意数量的频道
- 缺点:消息的发布是无状态的,无法保证可达
持久化
RDB(快照)持久化:保存某个时间点的全量数据快照
- SAVE:阻塞Redis的服务器进程,直到RDB文件被创建完毕
- BGSAVE:Fork出一个子进程来创建RDB文件,不阻塞服务器进程
- 通过lastsave 查看是否保存工程
- 自动化触发RDB持久化的方式
- 根据redis.conf配置里的SAVEmn定时触发(用的是BGSAVE)
- 主从复制时,主节点自动触发
- 执行Debug Reload
- 执行Shutdown且没有开启AOF持久化
Bgsave
- 系统调用fork0:创建进程,实现了Copy-on-Write
- 如果有多个调用者同时要求相同资源(如内存或磁盘上的数据存储),他们会共同获取相同的指针指向相同的资源,直到某个调用者试图修改资源的内容时,系统才会真正复制一份专用副本给该调用者,而其他调用者所见到的最初的资源仍然保持不变
- 缺点
- 内存数据的全量同步,数据量大会由于I/O而严重影响性能
- 可能会因为Redis挂掉而丢失从当前至最近一次快照期间的数据
AOF
AOF(Append-Only-File)持久化:保存写状态
- 记录下除了查询以外的所有变更数据库状态的指令
- 以append的形式追加保存到AOF文件中(增量)
- 日志重写解决AOF文件大小不断增大的问题,原理如下:
- 调用fork),创建一个子进程
- 子进程把新的AOF写到一个临时文件里,不依赖原来的AOF文件
- 主进程持续将新的变动同时写到内存和原来的AOF里
- 主进程获取子进程重写AOF的完成信号,往新AOF同步增量变动
- 使用新的AOF文件替换掉旧的AOF文件
- RDB和AOF的优缺点
- RDB优点:全量数据快照,文件小,恢复快
- RDB缺点:无法保存最近一次快照之后的数据
- AOF优点:可读性高,适合保存增量数据,数据不易丢失
- AOF缺点:文件体积大,恢复时间长
- RDB-AOF混合持久化方式
- BGSAVE做镜像全量持久化,AOF做增量持久化
Pipe
Pipeline和Linux的管道类似
Redis基于请求/响应模型,单个请求处理需要一一应答
Pipeline批量执行指令,节省多次I0往返的时间
有顺序依赖的指令建议分批发送
主从同步
全同步过程
- Salve发送sync命令到Master
- Master启动一个后台进程,将Redis中的数据快照保存到文件中
- Master将保存数据快照期间接收到的写命令缓存起来
- Master完成写文件操作后,将该文件发送给Salve
- 使用新的AOF文件替换掉旧的AOF文件
- Master将这期间收集的增量写命令发送给Salve端
增量同步过程 - Master接收到用户的操作指令,判断是否需要传播到Slave
- 将操作记录追加到AOF文件
- 将操作传播到其他Slave:1、对齐主从库;2、往响应缓存写入指令
- 将缓存中的数据发送给Slave
Redis Sentinel
解决主从同步Master宕机后的主从切换问题:
- 监控:检查主从服务器是否运行正常
- 提醒:通过API向管理员或者其他应用程序发送故障通知
- 自动故障迁移:主从切换
流言协议Gossip
- 每个节点都随机地与对方通信,最终所有节点的状态达成一致
- 种子节点定期随机向其他节点发送节点列表以及需要传播的消息
- 不保证信息一定会传递给所有节点,但是最终会趋于一致
Redis的集群原理
- 如何从海量数据里快速找到所需?
- 分片:按照某种规则去划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
- 常规的按照哈希划分无法实现节点的动态增减
- 一致性哈希算法:对2^32取模,将哈希值空间组织成虚拟的圆环
- 将数据key使用相同的函数Hash计算出哈希值
- 引入虚拟节点解决数据倾斜的问题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1人点赞
评论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
正在加载中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赞赏金额会直接到老师账户
支付方式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