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黄凤池写了一本《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其中竹子因为有竹节和中空,象征着崇高坚韧之节,虚怀若谷之心。除此之外,竹子的生长过程也很励志。
竹子用前4年时间只长了3厘米,但是到了第5年,就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长,6周就长到15米。但是在看不到的前4年,竹子将根延伸了数百平米。
工作中遇到很多刚毕业的同学重视技术,却不重视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长远来看,往后的提高很容易遇到瓶颈。静儿总结了工作中的三个锦囊,目的原则是:苦练基本功。
专业
栗子1:
阿里离职女高管事件让我们重新定义了高管。不去论谁是谁非,也没有什么谁是谁非。反思自省一下:让别人跳出来指责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自称高管了。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专业。
《公司法》216条规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按照这个规定,互联网大厂中至少是VP以上人员。和运营销售有关的工作,给的抬头要高一些,彰显身份,以便于和客户打交道。所以按照大多数人的认知,「高管」这个词是稍微有些问题的。但是什么法律问题谈不上,就是「不专业」。
栗子2:
静儿自身这方面也非常需要修炼。去年被我们老大指出来一个问题。我在群里回复兄弟部门消息,有个关键词:「巧了」。我们老大说:“哪里有巧了的事,肯定是有问题嘛!”其实我当时在群里表达的意思是:当时有两件事情同时发生了。
不专业的用词会造成很多的误会,同时还给自己打上了一个标签:「不专业」。
常见到「不专业」的现象
在群聊里,被指出来自己的问题,发一个表情。
比较好的做法是:回复一个「收到」。或者几句话可以表述清楚的自己的反省。
这个不专业的点在于:人家都指出问题了,自己应该虚心接受,而的表情有:“哎呀,不小心啊。我还是个孩子。”的意思,没有好好反省改进的意思。
在群聊里谈一个工作的事情的时候带有感情(特别是负面的)色彩。
比较好的做法是:客观陈述事实。自己的推论要标明:这是推论。
如果觉得别人哪里做的不对,尽量当面沟通,没准儿是自己误解了呢?群聊里被其他人看到这种情绪化的词,感觉是:这个团队是有问题的。
当别人过来咨询问题的时候,没有调查靠「猜」给回复。
比较好的做法是:如果确实知道怎么回事,就正常说。别人关心的话:给出原来调查的一些事实材料。如果不确定但是有自己的推论,可以说有可能是怎样的,我调查一下是否是这样再回复你。
如果靠「猜」给人家回复,说的好像自己就是知道这么回事一样,首先时间长了会被打上「不专业」、「不靠谱」的标签。另外,没有刨根问底的习惯也不利于自己的成长,特别是深度方面的提高。
沟通
不知道很多人工作中是否有这样的委屈:“我做了那么多,下班那么晚,领导觉得我没做啥”
这时候就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沟通了。
举个栗子:
前段时间我们leader做的一件事情让我很受启发。
有次周会,其他组同事质疑我们团队的项目拆分太细了。老大也说:“我不知道啊,但是有些应该是能合并的吧,服务是有点散。”因为这种细粒度拆分,最初是静儿开的头,并且做了团队很多模块的设计定位。整个团队都达成了共识了,是合理的。但是怎么跟不了解的人解释这件事情呢?怎么稳定整个团队的信心和士气呢?
我们leader在我们内部会议里就说:“我们既然走的超前,受质疑是必然的。”我们私下1V1的时候谈起这件事,leader给我讲了一下他的方法:上级、下级、团队外,这些人都当做客户一样来运营。既然是客户,我就有必要进行有效沟通让他们了解收益。如果短时间看不到,就需要解释自己的长远规划,做好充分的铺垫。
低调
还是阿里女高管的例子,之所以被喷:“太高调了,人家看不下去了。”
静儿在上家公司的时候很高调,所以本应该顺理成章的事情都会遇到曲折。这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人在帮我挡刀。给别人添麻烦了。
宅在家还要发个朋友圈,吃饱了撑的。静儿之前去美国工作,是在面试时跟老大谈的入职条件。但是发朋友圈这么高调的事情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大家都想去,派我去了还这么高调,老大很难做。至今愧疚中。
自己的能力还是要展示的。就好像去给别人做分享前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当场会不会被问倒?”要展示自己某方面的时候也要问自己:“这些地方会不会受到质疑?”《滴血成金》、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事件……这些事件告诉我们说:要经得起推敲。
很多朋友可能有这样的疑问:现在的简历大多都有水分呢!是这样。大多数人出于思想上的懒惰,可称为「海绵式」接收信息,别人说什么是什么。但是越往上走,更加优秀的人的一个思维习惯是「淘金式」,用各种问题将信息的真实性、借鉴性做一个过滤。所以,当到达一定层级,被挑战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现象。
总结
苦练基本功。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