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ndex是咱们之前相对比较常用的一个语法了,看起来比较简单的样子,实际上还真不难,因为这东西跟之前讲的vertical-align不一样,这个比较符合咱们的认知。
好了,不废话,开始咱们的正式话题。
首先呢?咱们先要了解一下层叠上下文(stack context)是什么呢,其实通俗来讲,就是你看电脑的这个方向的一个显示顺序,比如说,桌子上有一大堆纸,你对着它看的话,每一张纸,实际上你就可以理解为一个层叠上下文中的一个层叠顺序(stack level),你能看到的,往往是最靠前的那几张纸,后面的都被遮挡住了。
那么,首先最简单的一点。如果有有一摞的完全重合的值,你能看到的,往往都是最靠上的那张纸,也就是离你眼睛最近的那一张。然而对于咱们的z-index来说呢,值越大,也就相当于离你眼睛越近。在纸张里的位置越靠上。 所以说,下面的代码,你应该一看就能知道,哪个元素在哪个元素的前面。
.paper1 { position: absolute; background-color: orange; z-index: 2;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 .paper2 { position: absolute; background-color: gray; z-index: 5; width: 50px; height: 50px; } <div class="paper1"></div> <div class="paper2"></div>
下面是结果图,我想聪明如你,一定都猜到了。
那么一个问题又来了,z-index大的,一定会遮盖住z-index小的吗?不废话,直接看下面的代码。
.paper1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 orange; z-index: 3; } .paper2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aqua; z-index: 2; } .paper3 { position: absolute; top: 80px; width: 50px; height: 50px; background-color: red; z-index: 4; } <div class="paper1"></div> <div class="paper2"> <div class="paper3"></div> </div>
你觉得哪个的层级最高呢?来看一下最终运行的结果把。
竟然不是.paper3在最上面,他似乎被.paper1给挡住了,按理来说,不是z-index越大的,层级越高吗?出现这种情况到底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当z-index不为auto的时候,会自动创建一个它自己的层级上下文,也就是说,paper1和paper2是同级的,他们都在根环境上下文上。但是paper3呢,是在paper2的环境上下文中,因为paper1的层级要比paper2要高,所以paper3的z-index哪怕再大,实际上也依然会被paper1给挡住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只有z-index不为auto时才会创建环境上下文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实际上,咱们平时用到的不少css属性,也会自动创建环境上下文,下面咱们就看下mdn对这一块所列出来的一些属性(本文更新自2019.3.25,如果看到此文时已经过了好几个月,甚至是一两年,推荐看英mdn页面: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Web/CSS/CSS_Positioning/Understanding_z_index/The_stacking_context)。
层级上下文创建条件:
文档根元素
<html>
.position值为absolute或者是relative,并且z-index值不为auto.
position的值为fixed或者是sticky(适用于所有的移动端浏览器,但是老旧的电脑端浏览器并不支持)
flex容器的子元素,其z-index值不为auto;
opacity的值小于1
mix-blend-mode的属性值不为normal
下面属性的值不为none时:
transform
filter
perspective、
clip-path
mask
/mask-image
/mask-border
isolation的值为isolate
-webkit-overflow-scrolling的值为touch时
will-change
contain的值为layout, paint或者是一个包含他们中任意一个的组合值(比如contain: strict, contain: content)
看了上面的列表,应该会明白为什么我用z-index的时候,都会加position: absolute了吧。
那么,如果z-index值相同时,会怎么显示呢?实际上,他会按照先后顺序,后面的会覆盖前面的。如下面的例子:
.paper1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 orange; z-index: 2; } .paper2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aqua; z-index: 2; } <div class="paper2"></div> <div class="paper1"></div>
结果图如下:
那么如果此时吧两个div调换一下位置呢?那么就会如下图所示这样。
黄色的小块已经完全被蓝色的给挡住了。不过如果是下面的代码形式呢?
.paper1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 orange; } .paper2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aqua; top: 0; } <div class="paper1"></div> <div class="paper2"></div>
此时的话,小黄块将会被遮挡住,无论paper1在paper2的前面和后面,最后的结果都依然是一样的。如下图所示
但是呢,假如给.paper1加入一个transform:scale(1)的话,他就会显示出来,依然会按照先后顺序,后面的先展示。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呢?在一个层叠上下文中,实际上里面不同的元素是有不同的层叠顺序的,实际上下图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其从下往上依次为
background/border->负z-index->block块状水平盒子->float浮动元素->inline水平盒子->z-index:auto或者是z-index: 0->正z-index。
这个和咱们平时开发的表现是一致的。但是请注意z-index:auto和z-index: 0;的层级。他实际上是在inline水平元素的上面,因为定位元素,以及上面所列出来的css3的标签,很多都是默认的z-index: auto; 所以上上个例子中,绝对定位的元素,始终会覆盖其inline-block元素。但是呢,其inline-block元素由于新加了transform: scale(1)以后呢,实际上会默认一个z-index: auto; 所以他们俩实际上层级就一致了,因此他们也就是遵循后来居上的一个规则。谁在后面,谁就在靠上的位置。
同理,如果两个元素分别为z-index: 0和z-index: auto; 的话,他们俩也遵循后来居上的规则,他们俩唯一的区别,就是z-index: 0会新建一个层叠上下文,而z-index: auto;则不会;
另外,许多css3属性中,比如说虽然transform默认是z-index: auto,但是其实际上也会新建层叠上下文,所以,这块的话,你自己理解为有上面列出来的css3属性时,默认附带了一个z-index: 0就可以了。
当然了,我再写一个关于负z-index的例子,作为大家的一个小练习。不过我相信有了上面的铺垫后,这个对于大家来说,应该就没有很大的问题了
.paper1 {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 orange; }
.paper2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50px; height: 50px; background-color: aqua; top: 0; z-index: -1; }
<div class="paper1"> <div class="paper2"></div> </div>
此时结果如下图
此时的话呢,由于paper2的z-index为-1,由于paper1和paper2都在一个层叠上下文内(root),因此呢,paper2就自然的在paper1下面。也就如上图所示。
但是如果给.paper1增加了一个tranform: scale(1)呢,情况就会变得不太一样,如下图所示:
实际上就是因为增加了transform: scale(1)以后,实际上在paper1里面新建了一个层叠上下文,所以由于paper2是在paper1的层叠上下文里,所以它自然就显示出来了。无论其z-index值有多小。
好了,上面讲的也差不多了,不过依然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在最后,我简单的说一下其原理吧。
首先呢,其渲染树是一个深度优先的树结构,然后呢,先渲染的实际上会比后渲染的层级要更高一些,这个就跟咱们用不同的涂料刷墙一样,后刷的颜色总是会覆盖先刷的那些颜色,实际上网站渲染也是类似的。同时呢,在同级的时候,后面的要比前面的层级更高,实际上也是由于其遍历方式决定的,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好了,完事了,谢谢大家观看,有什么问题想探讨的,或者我有什么错误遗漏的地方,都欢迎留言给我,谢谢大家
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干活技术,每周都有一篇前端相关原创干货小文章分享
推荐阅读:
https://developers.google.com/web/fundamentals/performance/critical-rendering-path/render-tree-construction
https://www.w3.org/TR/css-position-3/#layered-presentation
张鑫旭《CSS世界》中z-index一章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