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为我关于副业的新书做准备,结果从搜集到的几十个案例中,发现有3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背景是IT行业的
做自媒体的多
做培训的多
我的天哪,这居然都是和我的背景相关的呀!
第1点,背景是IT行业的居多。
我从2005年到2017年,一直在做软件相关的事情,不是做开发,就是做管理,以致于我认识的人,80%都是IT背景的。所以,我看到的很多做副业的小伙伴,也都是IT背景的。
第2点,做自媒体的多。
这是因为我这两年的经历。2015年5月初,我开通了公众号“程序视界”,2017初,我开始在知乎闯荡江湖。
这几年,在公众号上我保持一周四更,在知乎上一日一答……
总之在自媒体这块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因此进入了各种各样的自媒体微信群,认识了各种各样做自媒体的人。所以,我搜集副业案例时,自然想到了这些朋友们——他们的自媒体,多数是副业哦。
第3点,做培训的多。
我这两年有做企业内训,有做线上课程,加入了职业规划群,加入了DISC社群……忽然之间,就步入了一个培训师云集的环境:有人是企业内训师,有人是兼职讲师,有人是自由讲师。那当我在这些地方发掘案例时,碰到的,就多数都是培训啦。
里面就提到归纳法的样本问题,我现在就是掉进了这个错误中。而这样的错误,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容易犯的。
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会塑造我们的眼光、经历、经验、见识,慢慢地把我们驯化成只看见自己身边那一片小天地的井底之蛙。
举两个例子。
拼多多上市时,我和媳妇,怎么都想不来哪儿来那么多人用它——要知道上面假货低劣货充斥呀。我的以IT从业者为主的微信群里,也有很多人感慨说想不到有那么多人在用拼多多。
我们家附近有一个女装店,衣服价位很高,开了四五年,日日年年门可罗雀。我和媳妇每次经过,都议论说,这家店估计开不长久了,因为都没什么人进去,没什么人进去,就没什么人买,大家都不买,就只好关门了。有一天媳妇和另外一个朋友经过,聊起这家店,聊起这个话题,那位朋友说,这店活得好好的,因为进去的人出来就拎几万块的衣服。我媳妇就很诧异,后来那朋友说,她有时买衣服就这样子,不看价的,什么喜欢了就拿,一结算就是几万块。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现实:不经历,就不知道,就会以自己经历过的为基准来评估外面的世界,就会发出井蛙之见。
井底之蛙当然不好,可这种情况怎么破呢?
还说回到副业案例这件事上来。
我发现了样本问题,就做了下面这几件事情:
小强老师的年度计划训练营和秋叶IP训练营这两个营的成员背景各个不同,主业千差万别,每个人在选择副业时角度都不同,所以我征集到的案例,大概率和我的背景和视野不同。
刘倩老师做视觉引导和领导力方面的培训,做过管理,开过咖啡馆,接触的人群非常多样化,不像我这么单一,很可能看到的副业案例和我大不相同。另外,我还给她提了 2 点要求:
自媒体、培训、写作、微商,我已有案例,尽量不要
新奇一点的更好
这样就保证了她推荐给我的人,一定是和我已搜集到的不一样啦。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避免自己成为井底之蛙的方法:
学习与主业距离较远的知识或技能(学习DISC认识的刘倩老师)
主动认识不同背景的人(我在一次线下活动时主动勾搭了程涛老师,他是电台主持人)
加入不同背景的圈子(小强老师是在行西安行家聚会时认识的)
多尝试与你工作、生活不一样的事情
希望对你有用。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