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正在踏足商业领域。正如我们本周的特别报道所诠释到的那样,所有类型的公司都在利用人工智能来预测需求,雇佣员工和对付客户。2017年,企业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并购交易中支出约220亿美元,这一支出约为2015年的26倍。作为麦肯锡咨询公司内部的一个智囊团队——麦肯锡全球研究所认为,仅仅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市场营销、销售和供应链,就能在未来20年创造包括利润和效率在内的约2.7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而谷歌老板甚至宣称,人工智能将比火或电更能造福人类。
如此宏伟的愿景不仅带来了希望,也引发了焦虑。许多人担心人工智能摧毁现有工作岗位的速度可能远比它能创造的更快。而数据的生成和所有权所带来的壁垒也可能会导致每个行业出现少数几家垄断性的公司。
虽然同样重要但鲜为人知的是,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工作场所。管理者可以通过使用人工智能获得对员工的超凡控制力。亚马逊已经为一款可以追踪仓库工人的手部运动腕带申请了专利:这个腕带利用震动来促使工人提高工作效率。一家名为“工作日”(Workday)的软件公司,通过对大约60个因素进行繁复地分析来预测哪一个员工将会离职。而一家名为 Humanyze 的创业公司销售一款智能ID胸牌,可以用来追踪办公室周围的员工并显示他们与其他同事之间的互动程度。
工作上的监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工厂工人已经长久以来一直打卡进出;老板们也已经可以看到懒散的工人在他们的电脑上做些什么。但是人工智能使得无处不在的监视变得有意义,因为每一份数据都有潜在价值。然而,很少有法律规定如何在工作中收集数据,许多员工在签署雇佣合同时,都会毫无防备地同意被监视。这一切将会带来什么呢?
信任和监视屏
我们首先从人工智能的益处说起。人工智能应能提高生产力。Humanyze 公司数据通过将胸牌上的数据与员工的日程表和电子邮件数据相整合来确定办公室布局是否有利于团队合作。Slack(一款职场通信 APP),则可以帮助经理们评估员工完成任务的速度。企业将会看到某些时候工人们不仅仅是在打瞌睡,甚至是行为不端。此外,公司也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来筛查费用报销中的异常情况,而人工智能在发现夜间某个奇怪的时间段产生的收据的效率远比一个由碳基构建的精于计算的会计人员要高的多。
而员工也将获益。得益于计算机视觉方面(computer vision)的大幅进步,人工智能可以检查工人是否穿戴了安全装置,以及是否在工作场地受伤。一些人将会欣然接受 AI 给予的对他们工作的反馈,并对那些让他们做的更好的建议欢迎之至。Cogito(一家创业公司)设计了一款AI增强版软件,不但可以倾听客服电话,还能根据员工的同情心,以及他们处理投诉的速度和能力,为每个员工分配一个同理心得分。
AI 还可以帮助确保将加薪和升职的机会给予那些应得的人。从招聘开始,人工评价经常会存在偏见,而算法如果设计得正确,就可以确保更加公正的评估。软件也可以标识出人们注意不到的模式。Textio 是一家利用人工智能来提高职位描述准确性的创业公司,它发现女性更有可能对一份提到“开发”一个团队而非“管理”一个团队的工作做出回应。算法将会发现因性别和种族产生的薪酬差异,也包括被人力资源经理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忽视的性骚扰和种族歧视。
然而,人工智能的许多潜在的缺点也将随之而来。算法可能不会摆脱程序员的设计偏差,而这可能产生意料之外的后果。例如,虽然通过通勤花费的时长可以用来预测员工是否会辞职,但这种关注可能会在无意中伤害到较贫穷的工作申请者(译者注:意指某些较为贫穷的雇员可能由于在交通上节省开支而导致更长的通勤时间)。而如果所有的人工智能都以工作效率为评价标准的话,年长的员工则可能会由于比年轻员工工作较慢而失去自己的职位。
同时由于人们开始质疑 Facebook 和其他科技巨头对自己私生活的了解程度。监视使人们产生的一种被称为奥威尔式(Orwellian,译者注:来自奥威尔小说《1984年》,指代受严酷统治而失去人性的社会)的感觉已经成为了一个敏感问题。公司已经开始监控员工在休息上花费的时间。软件公司 Veriato 甚至追踪和记录员工在电脑上的每一次击键,以判断他们对公司的付出。公司不仅仅可以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来筛选员工的工作通信,甚至还包括他们的社交媒体档案。这一操作可以从 Slack 软件名本身获得线索,其意为“所有可搜索到的对话和消息日志”(Searchable log of all conversation andknowledge)。
追踪跟踪器
有些人比其他人较不容易失业。如果你的技能是有需求的,相比那些容易被取代的工作,那么你就更有可能抵御失业的风险。在零售业等低工资行业的钟点工人将尤其容易受到失业的冲击。而这可能会促使致力于代表员工利益的工会组织的重新兴起,并进而制定行业规范。但即便如此,在某些工作中,工人要么被机器人取代,要么被当作一个机器人。
当监管机构和雇主权衡人工智能用于工作场合的利弊时,有三条原则应该指导它的传播运用。首先,数据应该尽可能的被匿名化。例如,微软的一款软件展示了个人是如何利用工作时间的,但只向经理提供整合后的信息。其次,人工智能的使用应该是透明的。员工应该被告知他们所在的工作场所正在使用什么技术,以及收集哪些数据。作为一种常规做法,企业用于雇佣、解雇和晋升的算法应该检验其是否存在偏差和因此可能导致的意想之外的后果。最后,各国应该让个人有得到自己数据的权力,无论是希望对解聘提出异议的前雇员,还是希望向潜在雇主展示自己能力的求职者。
用于工作场所的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在隐私和性能之间进行权衡。更公平的工作评价机制和更有生产力的劳动力资源值得珍视,但如果它束缚了员工或使员工丧失人性,那就得不偿失了。而达成这种平衡需要思考,雇主和雇员相互的适应,和对人性的强烈认同。
翻译:李振宇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