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暮春三月之际,江南草长,定然如往昔,“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正是云计算发展生机勃勃的绚烂景象。
在过去的十年里,云计算一直是最激动人心的IT技术趋势和具体实践,它已经完全地改变了各类企业的IT架构体系,成为驱动企业核心业务发展的关键动力。
基于这样的事实背景,在2017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将由哪些关键因素所决定和引领?企业的I&O(即基础设施和运营,Infrastructure and Operations)专家应该如何去适应这些趋势的发展?中国的云计算技术应用前景如何?中国公司在全球云计算生态系统中的影响力又将会如何演变?
进入2017年以来,这些问题一直是中国IT业界人士研讨的核心内容。
《2017年预测:秉持客户至上理念的企业将启动云计算的第二个十年》(《Predictions 2017: Customer-Obsessed Enterprises Launch Cloud’s Second Decade》) — 这是独立研究机构Forrester发布的2017年云计算发展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对2017年的云计算趋势进行了趋势分析和预测,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答。
作为独立的技术与市场调研公司,有30年历史的Forrester公司被公认为可被信赖的咨询研究机构。
在过去的3个月里,对照云计算的实际发展情况,人们发现Forrester报告中的分析和预测具有相当的准确性,是值得深入研读的一份研究报告。
蓬勃发展的云计算市场
2015年,公有云市场规模为870亿美元。在这份报告中,Forrest预测,2017年底,全球的公有云市场将达到1460亿美元的规模。这比Forrester两年前预计的增速要快,复合年增长率(CAGR,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竟达22%之多。不仅如此,Forrester预计这个数还将持续地增长,到2020年将达2360亿美元。其中,公有云基础设施平台是增长最快的部分,2017年将达320亿美元的规模,复合年增长率更达35%之强,比SaaS市场发展要快。
Forrester在北美和欧洲企业展开过调查,目前,仅有约28%的I&O负责人表示已经采用了公有云,而占44%比重的企业正在建设期私有云,还有另外25%的企业要在今后一年内去实施私有云。
云计算市场正方兴未艾,对IT从业者这个群体而言,任重道远。
研究报告的要点
这份研究报告细致而全面,覆盖了2017年云计算技术发展的重要关键点,总体而言,其要点如下:
一是以超融合(HyperConverged)为特性的私有云平台技术将在2017年成型;二是企业级的安全、网络和容器解决方案将在2017年迅速增长;三是特定地区的、特定行业的云解决方案提供商将在2017年专注于为特定群体提供服务;四是中国力量异军突起,成为驱动全球云计算技术发展的关键动力。
研究报告的名称是《2017年预测:秉持客户至上理念的企业将启动云计算的第二个十年》,这就开宗明义地明确了观点:2017年是云计算蓬勃发展的第二个十年的开启之年。而这个基本立场和观点,又是基于这样一个分析、判断和认定:2017年,将确立十项云计算关键发展趋势,整个行业的基本格局就此基本形成。
逐项地解读这十项云计算关键发展趋势,才能够做到从细节出发进而掌控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才能够全方位地了解整个云计算行业的未来格局,这是是保证今后企业云计算规划健康、成熟和稳定的必由之路。
趋势一:学会控制云计算成本
买云服务的办法多了,省钱的办法更多,云计算成本控制是企业I&O负责人的必修课。
按次计费、按需计费、预付费、预定容量计费、达成特别的计费协议,用户可选的计费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也是2017年的新趋势。IaaS、PaaS和SaaS的计费模式大相径庭,这种复杂性催生了各类专用于云成本管理的SaaS工具软件(比如,Cloudability、Cloud Cruiser、Cloud Health和Cloudyn),云服务商也提供这样的工具(比如亚马逊提供的工具:Cost Explorer和Trusted Advisor)。
企业的I&O负责人不能只管技术,必须得学会充分利用成本管理工具,并以此控制云计算的成本。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Forrester举例说:有一位美国大型软件公司的云架构师,仅凭每日监控和经常的调整资源等手段,就从原本250万美元的云账单里“抠出”了30万美元。
趋势二:超融合架构协助私有云落地
云计算与一般意义上的虚拟化是有所不同的,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云计算平台,还必须要包括高级的虚拟化、标准化、自动化、自服务和资源监控功能等功能。所以,私有云的建设并不简单,企业私有云建设失败的原因也多源于此。
超融合架构(HCI,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预先把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设置好,还提供自动化的设置功能以实现资源的横向扩展和快速部署,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私有云部署的技术门槛问题。
超融合产商正在稳步地提高其私有云产品的供应能力,在2017年,这种趋势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当企业要建设混合云时,私有云部分就可以采用超融合架构去完成。
不要总是期望从头开始构建私有云,在企业技术资源不足时,这就是一个高成本的选项。既然HCI已经是一种技术趋势,正在成为企业私有云基础设施平台的可选项之一,那么,I&O负责人就应该充分考虑这种可能性,特别是如果想得到快速自动的横向扩展能力,这更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其实,早在2015年,Forrester在作调查时就发现,在北美和欧洲,约有31%的受访企业使用了超融合架构去构建私有云,另有约15%的受访企业也准备在1年内采用此类方案。两年过去了,超融合架构产商已能提供更成熟的产品技术,与此同时,企业的I&O负责人对此方案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这确实是一种实用而可行的解决方案。
趋势三:云服务提供商的区域化
2017年,AWS、Google、IBM和微软等大型云服务提供商会不断启动新的数据中心,稳定现有市场,开拓新市场。中国的阿里云和腾讯云也野心勃勃地准备进行国际化拓展。
但是,本地化支持、数据私密性、与本地具体情况相关的合规性考虑,这些仍然是国际化云服务提供商推广业务的障碍。
在欧洲,各类组织都要求把数据存在自己国家里,正因为如此,微软才与本地服务商T-Systems合作,为德国提供Azure云服务。同样,如果想在中国提供公有云服务,国外的公有云提供商必须先与中国本地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然后,共同运营公有云服务。在这种情形下,与国际性的大公司相比,区域性的云服务提供商能够提供更好的本地化服务。
大型云服务提供商正在进军全球云市场,但是,他们并不是企业机构唯一的选择,况且,在某些地区和特定行业,他们提供的服务也并非是最好的。尤其是在欧洲和中国,可以选择本地的云服务提供商,很可能会得到更快速的云服务,但是,一定要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各方情况进行谨慎的选择,以确保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地完成多云部署和混合云部署。
趋势四:将既有应用迁移到云平台中要谨慎
Lift-and-Shift迁移方法,即“直接迁移”,是一种既有应用的云迁移方法,不需要重新设计,将企业内部的应用直接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之中。
Lift-and-Shift迁移工具正在不断演进,这种趋势确实会使既有应用程序的云迁移变得更加简单易行。
Forrester在报告中明确地表明,多年以来,每次遇到企业想将既有的应用迁移到公有云平台时,他们的建议都非常简单:别干。
他们认为,要将既有应用迁移到云中去,最佳的选择是以云计算的特性去重写这个应用,这样才能充分地利用云的弹性。
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涌现了许多专事应用云迁移的产商,他们提供成本低廉的轻量级(主要是指工作负载轻)迁移工具,因此,想要施行“Lift-and-Shift”直接迁移,有越来越多的途径可以实现,比如CloudEndure和CloudVelox,它们都可以提供经过多次改进的迁移解决方案。
去年,很多企业开始扩展公有云,计划把systems-of-record这类传统应用都迁移到公有云之上。这些项目很多被大型云服务提供商(ASW、IBM和微软等)承接了,“先迁移,成功后再变换”这种技术氛围变得浓了。在这种背景下,2017年,“Lift-and-Shift”直接迁移会加速云迁移的速度,当然,大量的应用集中进行迁移,这也会降低迁移的成本。
尽管如此,Forrester仍然坚持自己观点:“Lift-and-Shift”直接迁移确实是变得越来越简单,但在具体执行应用迁移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从事。其实,迁移的花销还是相当高的;云服务的价格也仍随具体情形而变化;而且,最重要的是,对既有应用进行云迁移,原本预期是有成本收益和性能收益的,但是,如果不充分利用云平台架构的技术特性去施以“应用重构”,这种收益就会打折扣。要知道,“Lift-and-Shift”直接迁移确实是最低廉和最简单的迁移方法,但是,传统应用现代化的方法有好几种,这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更适宜的“应用重构”会更适应于云计算环境。
跟踪一下“Lift-and-Shift”直接迁移技术的发展,这当然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不加限制地去使用这类方法,原本从应用的云迁移中获得的经济收益就会受限。
《中国成为关键驱动:解读Forrester云计算研究报告(下)》将于近日内推出。
作者:Moehoo猛虎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fd80de0bb38f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