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遇到一个需求,就是对原来的作图样式做一个改造,数据什么的不需要变动,原本的代码是数据和作图耦合在一起的,所以对这块代码做一部分重构,首先把数据和作图代码抽离,本来作图就是一种与数据无关的行为。
在这个场景中,可变项是图形的展示部分,那么图形的展示,必须降低耦合性。我选择了策略模式来改写代码,认为如果遇到需求变更,那么不同的就是展示的图形,也是就是不同的样式,这里把他当做策略来做。
类图如下,比较简单,就不做介绍了。
大家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的类图和很多书上的不一样,那就是client为啥和具体实现类相关。仔细对比其他人的类图,我的类图上就多了一个client,本身作为模式,是不需要client介入的,但是没有这个client那么就不能很好的模拟真实是场景。
策略模式面对需求变更的使用
如果真是是策略变了,那么就要新建一个符合情况的策略类,然后在调用的地方,把原来的地方去掉。那一个问题来了,如果你不知道策略本身,那如何让策略生效。所以才有了client对策略本身的一个依赖。加上client后就可以谈谈这个模式的优点和缺点了。
模式优缺点 策略模式的优点很明显就是带来了逻辑上的好处,思维更清晰了。如果是没有进行抽象的时候,代码都是混在一起的,后期维护很不方便。改成这样的话,起码逻辑是比较清晰了,而且面对需求变更的时候,可以让更改的人比较容易去找到点。
策略模式的缺点调用处必须知道每个实现类。当实现类特别多的时候,新的编码人员,需要根据接口来找到具体的实现类,然后在实现类找到自己想要的去调用,这样不大方便。
改良
就是增加一个查找表,方便编码人员对实现类的茫然不知。如果复杂的话,可以引用工厂方法。但是还是需要对照表的。
1,context是否是必须的
这个类其实是做上下文操作的,当上下文特别简单的时候,就显示不到他的作用了,例如对策略执行完的数据处理等等,都是需要写到context的。因为需要变更还可能只是处理处理数据的方式,而不是策略本身,加上这个context符合单一原则的,当上下文处理方式变了,只要改动context的代码就行,不需要对client处理。最好是留这个类。
2,静态方法替换策略模式
很多人使用静态方法来做一些策略的操作,这样其实也能满足很多场景的,使用静态方法,实际就是替换策略方法,毕竟策略模式调用的也是方法。这样小点的场景感觉没什么特别大的问题,因为我有时候也这样用,带来的问题比较明显的就是对context的部分代码要冗余,毕竟是直接调用,然后遇到context的写法变动,改动起来就比较麻烦,在策略特别多的情况下还是使用类来控制吧。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