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账号安全,请及时绑定邮箱和手机立即绑定

【JDK1.8】JDK1.8集合源码阅读——LinkedList

标签:
Java
一、前言

这次我们来看一下常见的List中的第二个——LinkedList,在前面分析ArrayList的时候,我们提到,LinkedList是链表的结构,其实它跟我们在分析map的时候讲到的LinkedHashMap的结构有一定的相似,但是相对简单很多,今天再详细的看一下它的具体结构,以及使用的场景等。

二、LinkedList结构概览

在看具体的结构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继承关系:

LinkedListExtends

与ArrayList不同的是,LinkedList继承了AbstractSequentialList,从Sequential这个单词可以看出,该抽象类实现的是顺序访问的结构,因为可以推测可能和链表有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Deque这个接口,这个类名字的由来是“double ended queue”,也就是双向队列,即从头部和尾部都可以进行队列的操作。

所以综上的话,我们可以知道,LinkedList是一个双向链表的数据结构:

LinkedListStruct

从头部和尾部都可以对LinkedList进行遍历。

三、LinkedList源码阅读

3.1 LinkedList成员变量

// list中的元素个数
transient int size = 0;
// 链表的头节点
transient Node<E> first;
// 链表的尾节点
transient Node<E> last;

其中叫做Node的内部类节点就是实现链表的关键: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 实际存放的元素
  E item;
  // 后一个元素
  Node<E> next;
  // 前一个元素
  Node<E> prev;
  // 构造函数元素顺序分别为前,自己,后。就像排队一样
  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3.2 LinkedList构造方法

由于采用的是链表结构,所以LinkedList不像ArrayList一样,有指定容量的构造方法,所以这里主要说一下传集合的构造方法。

public Linked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
  // 调用无参数的构造方法,其实里面什么都没有
  this();
  // 将c集合里的元素添加进list
  addAll(c);
}

考虑到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作为public方法,所以要考虑到在list已经存在元素的情况下,在链表末尾添加元素:

public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
  return addAll(size, c);
}

public boolean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xtends E> c) {
  // 检查index是否在正确,即在0-size之间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 将collection转为数组
  Object[] a = c.toArray();
  int numNew = a.length;
  if (numNew == 0)
    return false;
  // pred为前置元素, succ为后继元素
  Node<E> pred, succ;
  // 对pred,succ进行初始化。
  if (index == size) {
    // index == size,说明要插入元素的位置就在链表的末尾,后置元素为null,前一个元素就是last
    succ = null;
    pred = last;
  // index != size, 说明在链表的中间插入,这是pred为原来index的prev,succ为原来的元素
  } else {
    succ = node(index);
    pred = succ.prev;
  }
  // 搞清了前后元素的关系,就是遍历数组,逐个添加
  for (Object o : a)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E e = (E) o;
    Node<E> newNode = new Node<>(pred, e, null);
    if (pred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pred.next = newNode;
    pred = newNode;
  }

  // 如果后继元素为空,那么插入完后的最后一个元素,就prev就是last
  if (succ == null) {
    last = pred;
  // 否则就维护最后一个元素和之前的元素之间的关系
  } else {
    pred.next = succ;
    succ.prev = pred;
  }

  size += numNew;
  modCount++;
  return true;
}

对于遍历Collection插入链表的逻辑应该是挺清晰的:

  1. 按照前-自己-后的关系调用Node的构造方法,进行初始化。
  2. 由于可能存在前一个元素pred为空的可能(构造函数调用),判断pred为空,则初始化的元素就是头节点
  3. 否则就维护pred与新节点newNode直接的关系。
  4. 将新节点作为pred,为下一个元素插入做准备

另外,作为双向链表,node(int index)方法也利用了这个特性,来更快的遍历:

Node<E> node(int index) {
  // 如果index在链表的前半部分,则从头部节点开始遍历
  if (index < (size >> 1)) {
    Node<E> x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x = x.next;
    return x;
  // 如果index在链表的后半部分,则从尾部节点开始遍历
  } else {
    Node<E> x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x = x.prev;
    return x;
  }
}

对于前半部分的元素采用从头开始遍历,后半段的元素采用尾部开始遍历。

3.3 LinkedList的重要方法

3.3.1 add(E e)

先说一下具体思路,作为链表结构,那么添加元素就是在链表的末尾插入元素,这个过程中要考虑:

  • 末尾元素为null,该如何处理
public boolean add(E e) {
  linkLast(e);
  return true;
}

void linkLast(E e) {
  // 记录last节点
  final Node<E> l = last;
  // 初始化新的节点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
  last = newNode;
  // 对last节点进行判断
  if (l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l.next = newNode;
  // 元素数量+1
  size++;
  // 添加修改次数
  modCount++;
}

大体处理和LinkedHashMap的linkNodeLast差不多。

3.3.2 remove(Object o)

同样先说一下具体处理的思路:

  1. 由于插入的元素可能为null,所以要对o进行判断,否则不论是o为null还是遍历的时候元素为null,都会导致报空指针异常
  2. 找到元素后,对前后的元素关系重新维护,要考虑到元素是否在头尾的情况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 是否为空的判断
  if (o == null) {
    // 遍历链表寻找元素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x.item == null) {
        // 找到后,重新维护删除元素的前后元素的关系
        unlink(x);
        return true;
      }
    }
  // 与上相同
  } else {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o.equals(x.item)) {
        unlink(x);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unlink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前面提到的第二点:

E unlink(Node<E> x) {
  final E element = x.item;
  // 记录前后元素
  final Node<E> next = x.next;
  final Node<E> prev = x.prev;
  // prev为null说明x节点为first节点,则删除后,next为first
  if (prev == null) {
    first = next;
  // 否则 prev的下一个元素为x的next
  } else {
    prev.next = next;
    // 设为null,方便prev的GC
    x.prev = null;
  }
  // 同上
  if (next == null) {
    last = prev;
  } else {
    next.prev = prev;
    // 设为null,方便next的GC
    x.next = null;
  }
  // 设为null,方便GC
  x.item = null;
  size--;
  modCount++;
  return element;
}

3.3.3 listIterator(int index)

最后笔者再对迭代器中的实现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public Iterator<E> iterator() {
  // 调用AbstractList中的方法
  return listIterator();
}

public ListIterator<E> listIterator() {
  return listIterator(0);
}

iterator()调用的其实是listIterator()方法,对于不同的实现类,都会实现不同的方法。而在LinkedList中,是怎么样的呢:

public ListIterator<E> listIterator(int index) {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return new ListItr(index);
}

调用的是返回的是ListItr对象。

private class ListItr implements ListIterator<E> {
  // 记录上次返回的元素
  private Node<E> lastReturned;
  // 记录下一个元素
  private Node<E> next;
  private int nextIndex;
  // 用来判断迭代过程中,是否有对元素的改动
  private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ListItr(int index) {
    // 初始化next,以便在next方法中返回
    next = (index == size) ? null : node(index);
    nextIndex = index;
  }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nextIndex < size;
  }

  public E next() {
    // 判断是否有对元素的改动,有则抛出异常
    checkForComodification();
    if (!hasNext())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 next()当中的next元素就是要返回的结果
    lastReturned = next;
    next = next.next;
    nextIndex++;
    return lastReturned.item;
  }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从源码就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我们在迭代的过程中对集合进行了修改,就会抛出异常,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多线程操作同一个集合而出现的问题。

四、LinkedList的使用场景

LinkedList作为链表结构的特性,可以保证其在端点操作:如插入以及删除等,速度比ArrayList快,道理很简单,ArrayList在删除后,每次都要把后面的元素往前移(虽然采用的是拷贝方法),而LinkedList只要重新维护前后元素的关系就可以了。

引用Java编程思想里的话:

最佳的做法可能是将ArrayList作为默认选择,只有你需要使用额外的功能(个人理解为对Queue的操作),或者当程序的性能因为经常从表中间进行插入和删除而变差的时候,才去选择LinkedList。

五、总结

对于在集合中间进行频繁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或者需要使用队列特性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选用LinkedList。最后谢谢各位观看,如果有描述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与大家共同进步!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6人点赞

若觉得本文不错,就分享一下吧!

评论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

正在加载中
JAVA开发工程师
手记
粉丝
72
获赞与收藏
167

关注作者,订阅最新文章

阅读免费教程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赞赏金额会直接到老师账户
支付方式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今天注册有机会得

100积分直接送

付费专栏免费学

大额优惠券免费领

立即参与 放弃机会
意见反馈 帮助中心 APP下载
官方微信

举报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