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一下自己在Java项目中使用log的一些总结,从日志的作用、日志的选用、日志级别介绍、日志记录的一些最佳实践几个方面阐述。
日志的作用主要作用包括:
1、出问题后定位当时问题
2、显示程序当前运行状态
日志的选用Java里存在众多的开源日志框架: slf4j, logback, log4j, JCL(Apache Common Logging), JUL(JDK自带的java.util.logging)等。这其中slf4j属于一套简洁的日志API,其并不包含日志的实现(它并不负责日志输出等,JCL也包含API)。
slf4j提供了众多的适配器可以适配其他所有开源日志框架,这样让我们在代码中只需面对slf4j的API,然后可以任意切换日志的实现。你可能会讲我们并不需要切换日志框架这种功能,但是我们项目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第三方库,而这些第三方库使用的日志框架各不相同,不同的日志框架需要不同的配置,不同的配置会导致日志输出到不同的位置。
一个应用肯定需要将日志level,日志输出等收纳起来统一管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slf4j的适配器将第三方库中各种日志的实现接管,接管之后就可以统一配置这些第三方库中使用的日志了。
在这些日志实现框架中又数logback性能最优,所以在选择日志实现的时候推荐使用logback。
日志级别介绍level 定义简直就是一门艺术, 好的定义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debug:完整详细的记录流程的关键路径. 应该用于开发人员比较感兴趣的跟踪和调试信息, 生产环境中正常都不会打开debug状态
info:应该简洁明确让管理员确认状态。记录相当重要的,对于最终用户和系统管理员有意义的消息。关键系统参数的回显、后台服务的初始化状态、需要系统管理员知会确认的关键信息都需要使用INFO级别
warn:能清楚的告知所有人发生了什么情况.能引起人的重视,指示潜在问题,但不一定需要处理。
error:系统出现了异常或不期望出现的问题,希望及时得到关注的处理。需要注意的一个点,不是所有的异常都需要记录成error。
日志记录的一些最佳实践以下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当做规范使用:
1、tomcat配置access日志,记录每次http请求相关信息
2、dubbo配置access日志,记录dubbo consumer和provider的每次请求调用和处理
3、在系统里调用外部的地方,记录请求的接口、参数、返回结果、花费时间、遇到的异常等
4、在系统里出现异常的地方,记录异常的堆栈,如果可以,尽量通过异常的日志能还原当时的情景,比如当时受影响的是哪个用户、传入的变量是什么、处理哪些核心数据引发的异常等等
5、有些代码在编写时就知道很难被执行到或者不希望被执行到、以及一些基本不会走到的else块,这些地方需要记录下核心日志
6、禁止使用 System.out 或 System.error
7、禁止使用 Apache Commons Logging , Java Util Logging,推荐使用slf4j,推荐使用Logback,代码中使用Slf4j记录日志
8、业务日志使用独立的日志配置,不能采用className。举个例子,我之前在qunar做项目时,涉及打通许多第三方管理系统,和每一个第三方的交互的日志都会单独存储到一个日志文件中
9、INFO及以上的系统日志统一输出到Console。在生产环境中如果将系统log切分成多个文件, 是非常不利于问题排查的. 不仅要同时追找多个文件, 还要匹配问题发生的时间点. 最要命的是, 有些异常是被print到 console里的。
10、日志配置Rolling,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按天、按小时进行轮转,生成新的日志文件
11、记录程序状态需要包含发生时间(一般框架里就会带上)、大数据量更新的进度、关键变量及正在做哪些重要事情。
12、不同的日志文件尽量使用同样的格式输出(logback配置同样的pattern), 这样方便脚本通用及第三方解析
结尾如何在项目里记录好日志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这里把自己目前想到的总结一下,欢迎指正,也欢迎有更多的最佳实践能分享出来。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