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一峰的ES6---Promise对象
Promise的含义
promise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法,比传统的回调函数和事件更合理更强大
。他由社区最早提出和实现,ES6将其写进语言标准,统一了用法,原生提供了promise对象。
所谓promise,简单说是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通常是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从语法上说,promise是一个对象,从它可以获取异步操作的消息,promise提供了统一的API,各种异步操作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
promise对象的特点
(1)对象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promise对象代表一个异步操作,有三种状态,pending(进行中)、fulfilled(已成功)、rejected(已失败)。只有异步操作的结果,可以决定当前是哪一种状态,任何其他操作都无法改变这个状态,这也是promise这个名字的由来“承若”;
(2)一旦状态改变就不会再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这个结果,promise对象的状态改变,只有两种可能:从pending变为fulfilled,从pending变为rejected。这时就称为resolved(已定型)。如果改变已经发生了,你再对promise对象添加回调函数,也会立即得到这个结果,这与事件(event)完全不同,事件的特点是:如果你错过了它,再去监听是得不到结果的。
有了Promise对象,就可以将异步操作以同步操作的流程表达出来,避免了层层嵌套的回调函数。此外,Promise对象提供统一的接口,使得控制异步操作更加容易。
Promise也有一些缺点。首先,无法取消Promise,一旦新建它就会立即执行,无法中途取消。其次,如果不设置回调函数,Promise内部抛出的错误,不会反应到外部。第三,当处于pending状态时,无法得知目前进展到哪一个阶段(刚刚开始还是即将完成)。
一,用法
promise对象是一个构造函数,用来生成promise实例;
创建一个promise对象实例
var promise = new Promise( 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ome code
if(//异步操作成功){
resolve(value);
}else{
reject(error);
}
});
Promise构造函数接收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该函数的两个参数分别是resolve和reject,他们是两个函数,由Javascript引擎提供,不用自己部署。
resolve函数的作用是,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pending”变为‘’resolved‘’,在异步操作成功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的结果,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reject函数的作用是,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失败”(即从 pending 变为 rejected),在异步操作失败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报出的错误,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promise实例生成以后,可以用then方法分别指定resolved状态和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
promise.then(
function(value){
//success
},
function(error){
//failure
});
then方法可以接受连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第一个回调函数是promise对象的状态变为resolved时调用,第二个回调函数是promise对象的状态变为rejected时调用,其中,第二个函数是可选的,不一定要提供,这两个函数都接受promise对象传出的值作为参数;
promise对象的简单例子
function timeOut (ms)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
return setTimeout(resolve,ms,"done");
})
}
timeOut(3000).then( function(value){
console.log(value);
})
timeOut方法返回一个promise实例,表示一段时间以后才会发生的结果,过了指定的时间(ms)以后,promise实例的状态变为resolved,就会触发then方法绑定的回调函数
Promise新建后就会立即执行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console.log('Promise');
resolve();
});
promise.then(function() {
console.log('resolved.');
});
console.log('Hi!');
// Promise
// Hi!
// resolved
Promise 新建后立即执行,所以首先输出的是Promise。然后,then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将在当前脚本所有同步任务执行完才会执行,所以resolved最后输出。
异步加载图片你的例子
function loadImageAsync (url) {
return new Promise( function( resolve, reject){
var image = new Image();
image .onoad = function(){
resolve(image);
};
image.onerror = function () {
reject(new Error("could not load image at "+ url) );
};
image.src =url;
});
}
loadImageAsync(url).then( function (value) {
console.log(value);
})
使用Promise包装了一个图片加载的异步操作。如果加载成功,就调用resolve方法,否则就调用reject方法。
promise对象实现ajax操作的例子
var getJSON = function (url) {
var promise = new Promise( function(resolve,reject ) {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pen("GET",url);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this.readyState !==4) {return;}
if(this.status == 200) {
resolve(this.response);
} else{
reject(new Error(this.statusText) );
}
};
XHR.responseType = "json";
XHR.setRequestHeader("Accept","application/json");
XHR.send();
});
return promise;
};
getJSON("posts.json").then(function(json){
console.log("Contents : "+json );
}, function(error) {
console.log("出错了", error);
}) ;
getJSON是对XMLHTTPRequest对象的封装,用于发出一个针对JSON数据的HTTP请求,并且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需要注意的是,在getJSON内部,resolve函数和reject函数调用时,都带有参数;
如果调用resolve函数和reject函数时带有参数,那么他们的参数会被传递给回调函数,reject函数的参数通常是Error对象的实例,表示抛出的错误,resolve函数的参数除了正常的值以外,还可以是另一个promise实例;
var p1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 ...
});
var p2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 ...
resolve(p1);
})
p1和p2都是 Promise 的实例,但是p2的resolve方法将p1作为参数,即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是返回另一个异步操作。
这时p1的状态就会传递给p2,也就是说,p1的状态决定了p2的状态。如果p1的状态是pending,那么p2的回调函数就会等待p1的状态改变;如果p1的状态已经是resolved或者rejected,那么p2的回调函数将会立刻执行。
注意,调用resolve或reject并不会终结 Promise 的参数函数的执行。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1);
console.log(2);
}).then(r => {
console.log(r);
});
// 2
// 1
调用resolve(1)以后,后面的console.log(2)还是会执行,并且会首先打印出来。这是因为立即 resolved 的 Promise 是在本轮事件循环的末尾执行,总是晚于本轮循环的同步任务。
一般来说,调用resolve或reject以后,Promise 的使命就完成了,后继操作应该放到then方法里面,而不应该直接写在resolve或reject的后面。所以,最好在它们前面加上return语句,这样就不会有意外。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turn resolve(1);
// 后面的语句不会执行
console.log(2);
})
Promise.prototype.then()
Promise实例具有then方法,也就是说,then方法定义在原型对象Promise.prototype上的。他的作用是为Promise实例添加状态改变时的回调函数。前面说过,then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resolved状态的回调函数 ,第二个参数是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
thenf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不是原来那个Promise实例),因此可以采用链式写法,即then方法后面再调用另一个then方法
getJSON("posts.json").then(function (json){
return post.json;
}).then(function(post){
//...
});
依次指定了两个回调函数,第一个回到函数完成以后会将返回结果作为参数,传入第二个回调函数。
采用链式的then,可以指定一组按照次序调用的回调函数。这时前一个回调函数,有可能返回的还是一个promise对象(即有异步操作),这时后一个回调函数,就会等待该promise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才会被调用。
getJSON("posts/1.json").then(function(post){
return getJSON(post.commentURL);
}).then(function funA(comments) {
console.log("resolved:" ,comments);
}, function funB(err){
console.log("rejected:", err);
});
上面第一个then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返回的是另一个promise对象,这时,第二个then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就会等待这个新的Promise对象状态发生变化。如果变为resolved,就调用funA,如果状态变为rejected,就调用funB。改为箭头函数,代码更简洁:
getJSON("/post/1.json").then(
post => getJSON(psot.commentURL)
).then(
comments => console.log("resolved:",comments),
err => console.log("rejected:" ,err)
);
共同学习,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加载中...
作者其他优质文章